• 29阅读
  • 0回复

在去年水灾救济款面前,簰洲湾的人口多出1万多人。上报水毁房屋,村支书一家变成三家。村支书和村委会主任竟居然从救灾款中抽出10.56万元据为己有簰洲湾又堵“溃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7-12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在去年水灾救济款面前,簰洲湾的人口多出1万多人。上报水毁房屋,村支书一家变成三家。村支书和村委会主任竟居然从救灾款中抽出10.56万元据为己有
  簰洲湾又堵“溃口”
  本报记者罗盘
  1998年特大洪灾中,湖北嘉鱼县的簰洲湾大堤溃口,损失惨重。党和政府以及全国人民对这片土地倾注了无限的关怀。据统计,仅全国各地对簰洲湾的捐赠就达2000多万元。但是,当全国各地的捐资到达时,腐败行为也在这片土地上滋长起来,上新洲村是一个典型例子。水灾之后,这个村上报房屋倒光户202户,而全村实际倒光户仅102户。按政策规定,每个倒光户可发给建房款4000元、洗刷费800元,村干部通过多报倒光户,冒领了40多万元。上新洲村实际人口1289人,为冒领人头费村干部上报人口数1364人。水灾之后的簰洲湾一下子比人口统计的数据多出了1万多人。
  多领、冒领的救灾款,许多被村干部中饱私囊。上新洲村的群众反映,在上报倒光户户数时,村支书金玉常把自己一家上报成3家。1999年1月,金玉常将自己家一处未倒的房子拆除,又想趁机冒领4000元补贴,被愤怒的村民制止。村民委员会主任陈启富,把自己一家上报成2户倒光户。乡派出所的陈晓锋,在上新洲村既无房子又无责任田,但也上报为倒光户,领了建房款。尤其令人不能容忍的是,上新洲村的干部们视救灾款如“唐僧肉”,想尽办法割上一刀。金玉常和陈启富等人从救灾款中抽出10.56万元,据为己有,理由是1996年以来,村集体向他们这些干部借了高息借款,如今,他们要用这笔救灾款偿还。
  救灾款频频被冒领,灾民却生活困难。时至今年5月,上新洲村仍有10户倒光户没有领到钱。村民黄佐会因长期领不到建房费,只好找合镇乡干部评理。乡干部指令村里迅速下发黄佐会的建房费,但金玉常等却从中克扣了1200元。村民殷先明是倒光户,妻子重病在床,家里生活困难,为了索要该发给他的补贴,竟遭到村干部殴打。
  上新洲村的村干部如此胆大妄为,与有关部门的姑息纵容不无关系。救灾款项应设专账管理并进行审计监督,但上新洲村的救灾款专账造假痕迹明显。该村账本全部是由一种笔体书写,一看就知道这账本出自一人手笔。就是在这本账上,列着该村收到各种捐资共计1101006元,支出1101006元。收支绝对平衡,不能不令人生疑。就是这样一本假账,却盖上了审计专章,不知当地的审计部门在审计些什么?
  对上新洲村的弄虚作假,合镇乡党委没能及时查明情况。据群众反映,上新洲村刚开始上报的倒光户是289户,合镇乡党委主要领导认为这个数字有水分,就将倒光户数改为202户。后来觉得仍有水分,乡党委宣布将上新洲村多报倒光户多领的钱抽走6万元。
  对上新洲村村干部弄虚作假、损公肥私的问题,湖北嘉鱼县委十分重视。今年5月,县里派人进行了调查,并要求乡纪检委对违纪人员进行党纪处分。合镇乡党委负责人说,对有违法行为的人,他们将移送司法机关严惩。
  7月1日,当记者到簰洲湾采访时,合镇乡纪检委刚刚下发了几份通报,对违反救灾政策、虚报冒领救灾款的上新洲村党支书金玉常等5名党员干部给予党纪处分,目前正要求各村认真清理、清查救灾款物的发放使用情况,一旦发现违纪、违法行为,将严惩不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