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高速路国产设备何处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7-12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高速路
  国产设备何处觅
  孙明新
  飞驰在高速公路上的感觉让人心醉。然而,笔者近日随“高速公路万里行”采访团在山东、北京等地采访,发现建设高速公路的建筑设备主要依赖进口这一现象相当普遍,心头不禁沉甸甸的。
  山东已建成913公里高速公路,占全国高速公路总长1/6。在正在施工的济德高速公路黄河公路段,工程负责人称这里的路面全部采用进口沥青,路面中间的防止热胀冷缩、保障行车安全的毛勒缝也全部采用德国进口技术。泰安公路局路桥工程公司负责人告诉我们,他们建高速公路质量上有“铁”的保证:拥有多种世界上先进的大型进口机械设备,如德国产沥青混凝土摊铺机,利渤海尔水泥混凝土摊铺机,弗格勒沥青摊铺机、路拌机,美国产滑模水泥摊铺机、路拌机,英格勃兰双钢轮震动压路机等,而国产装备只字未提。
  据公路建设部门介绍,用洋设备首先出于对公路质量及设备本身效能的考虑。韩国、意大利的沥青拌和站生产能力每小时可达400吨,而国产设备在这方面很难保证。而另一方面,昂贵的机械设备也使筑路成本大大提高。
  “要想富,修高速”。建设高速公路,带动了一批与之紧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济南黄河公路大桥即耗去钢材3万吨,水泥12.7万吨,沥青709万吨。但对是否带动了我国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则很少有人关注。
  长期以来由于过分依靠国外的技术和设备,我国机械设备制造业的自主开发能力在减弱。每年我国机械及运输设备进口额都占工业制成品进口总额的一半左右,而我国机械及运输设备产品的生产能力利用率则普遍低于70%。高速公路在呼唤我国相关设备制造业加快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