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移民开发农业——巴西中西部地区农业发展见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7-13
第7版(国际)
专栏:通讯

  移民开发农业
  ——巴西中西部地区农业发展见闻
  本报记者吴志华
  巴西中西部地区位于南美洲腹地,方圆面积130万平方公里。这一带以热带稀树草原植被为特点,气候炎热,降雨不均。全年雨旱两季分明,旱季长达4个多月。红棕土壤缺磷少锌,酸性大。从60年代起,巴西中西部面貌发生了巨变。
  最近,我们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采访了“促进农业发展公司”和“稀树草原合作社”,对巴西政府通过农业技术移民来开发中西部的经验有了具体的感受。
  中西部地区有可耕地1亿多公顷。开发,一是需要资金,二是需要移民。1979年,巴西利用日本提供的低息贷款,鼓励农业发达地区的农民到中西部来开荒。巴西和日本私人企业合资成立了“促进农业发展公司”,具体实施这项计划。现任公司总经理助理的马尔塞罗对记者说,公司主要任务是勘探资源,制定规划,安排移民,提供生产资金、技术咨询等服务。
  过去巴西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南方和东南沿海地区。那里土地肥沃,风调雨顺,种植业相当发达。然而,随着农村人口增多,发展农业遇到了土地资源有限的制约,这也为鼓励移民中西部提供了客观条件。公司对移民的做法是:一是有组织地移民。公司选择了南方经营效益好的农业合作社,由他们推荐移民候选者。移民社员来到中西部后,仍然与原来的合作社保持着业务上的联系,从中得到生产资料和市场销路的支持,这样就解决了拓荒者势孤力单,没有市场支援的难题。二是对移民的素质有一定要求。移民选择年富力壮,有农业生产经验与技术的人员,这样使新移民能很快立足和发展,并通过他们的示范,带动邻近地区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
  我们来到距巴西利亚120公里的克里斯蒂娜市采访了“稀树草原合作社”。社长奥斯玛尔介绍说,在“开发中西部计划”的支持下,180家移民于1983年从南方马林加镇来到这里建立了合作社。当时“促进农业发展公司”给每户移民分配260公顷至450公顷的土地,政府则为每户移民提供购置土地和生产资料所用的25万美元贷款,偿还期10年,宽限期为4年。有了土地和资金,移民们便在这片茅草丛生的原野上扎下了根,开发出一片新田园。
  奥斯玛尔社长高兴地带我们到庄园去参观。从克里斯蒂娜到愉田镇的80多公里的公路旁,乡村景色格外迷人:起伏不平的山坡地上,黄澄澄的大豆田和玉米田一望无际,一派丰收景象。我们还看到一片遮天蔽日的桉树林,奥斯玛尔说,这片桉树林有4000多公顷,是专为生产纸浆和焦炭的人造林。桉树林的主人也是合作社成员。奥斯玛尔回忆说,15年前这里一片荒凉,他们兄弟三人跟随父母来到这里,成为第一批垦荒者。在庄园里,早年种植的第一批咖啡树已有一人多高,枝杈上结满了串串咖啡豆;大豆田间耸立着大型的喷灌设备,而收割机正忙着收获成熟的大豆。奥斯玛尔的父亲还带我们参观了自家的西红柿温室,他说温室里的小苗不久就要移栽到室外的大田里。奥斯玛尔一家住房宽敞,屋外还安装了卫星接收天线。库房边正在盖新居,红瓦白墙的新房有卧室四间,客厅、厨房、卫生间一应俱全。奥斯玛尔说,这是为两个弟弟成家准备的新房。
  附近两家的农户也热情地带我们参观了自家的农田,其中一家是日本人后裔。谈起这些年来的变化,他们都说中西部气候炎热,光照时间长,只要适当地改良土壤和使用灌溉设备就是很好的庄稼田。他们抱怨现在信贷难、利率高和近年来农产品价格下跌惨重。如果政府采取措施减轻农民负担的话,中西部的农业会发展更快。(本报巴西利亚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