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救回“国之重器”国企古道热肠凝视保利艺术博物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7-15
第12版(文化)
专栏:

  救回“国之重器”国企古道热肠
  凝视保利艺术博物馆
  蒋文
  长期以来,国内一些古遗址、古墓葬遭到不法分子盗掘,有的珍贵文物被走私出境。抢救祖国珍贵文物,是所有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作为中央大型企业集团、国家53个计划单列企业集团之一的中国保利集团,开创了企业从海外大规模抢救保护祖国文物的先河。
  目前,该集团又有一个大胆的举措,经过国家文物局和北京市文物局的批准,筹建中国保利集团下属的保利艺术博物馆。作为全国首家国有企业兴办的博物馆,该馆收藏的各类藏品与国家其他博物馆的藏品一样,都是国有文物,计划于今年国庆节前后正式对外开放。
  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努力,保利集团从海外相继收购了百余件青铜器,时代上至商周,下至汉唐,大都十分珍贵,其中戎生编钟、蟠虺纹编?、蟠螭纹鼓座、王乍姜氏簋、镶嵌鸟兽纹壶、镶嵌蟠螭纹铜扁壶等更属难得精品,使许多中国学者大喜过望。
  8件戎生编钟铸造工艺精湛,保存完整;钟体上铸有长篇连读铭文,计153字。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它对周代历史及音乐史、青铜器等方面的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称誉它为“国之重器”。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认为,戎生编钟的作器者为晋国大臣戎生,其铸造年代十分明确,其铭文对科技史、经济史的研究都很重要。著名青铜器专家、上海博物馆原馆长马承源和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李家浩等认为,戎生编钟的年代要比上海收藏的著名的晋侯苏编钟还早。西周晚期的编钟多一组3件,而戎生编钟一组8件,是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一组8件的青铜编钟。铭文中出现了“穆天子”字样,将穆天子一词的出现时间从原知的晋代提前了1000多年。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副所长王子初指出,这套编钟在当年经过调音,当属实用乐器,它所采用的调音锉磨手法,是目前首次见到的编钟调音类型,应为西周、春秋之际的遗物。他说,这一阶段的编钟存世很少,如此时代鲜明、有长篇铭文、保存完整的成套编甬钟是目前所知唯一标本。
  保存完好的春秋时期礼器———蟠虺纹编?上饰蟠虺纹、蟠螭纹、蟠龙纹等细密的纹样,装饰十分精致。马承源、李学勤、王子初等专家均给这套?钟以高度评价,认定它应为国家珍贵文物。
  这个时期的蟠螭纹鼓座,被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院长李伯谦认定为春秋晚期晋国公室的遗物,在中国青铜文化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和地位。
  西周中期诸侯国应国的遗物应国?簋是目前所发现的应国铜器铭文中字数最多的一件。这篇铭文对研究西周时期应国的历史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西周时期周王的后妃姜氏所作的青铜礼器造型精致,像这样的周王室铜器,存世甚少,故其学术价值之高可以想见。
  保利集团从海外抢救保护中国文物的举措,得到了海内外一大批知名专家、学者及爱国华侨、华人的大力支持。1998年底,一位香港朋友在得悉一套编钟在香港露面的消息后,及时赶到现场,通过初步鉴定,感到这套编钟价值十分重大,便在现场留守,劝说货主拒绝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博物馆及收藏家前来看货,同时将这一消息转告保利集团。保利集团领导得到消息后,迅速与有关专家进行了认真研究,决定立即派人赴港,火速与货主联系查验编钟,并于次日清晨将其带回北京。这套编钟就是被许多专家称做“国之重器”的戎生编钟。如果没有香港友人10多个小时的坚守和向货主作细致耐心的说服工作并大力作保,没有国内有关专家的认真研究,没有保利集团的迅速决策与行动,这套国宝级文物很可能会与我们失之交臂,沦落异国他乡。
  收购蟠螭纹大鼓座时正值1999年春节,国内银行已放假,无法从中提款,但货主不愿拖延交款日期。一批香港朋友纷纷慷慨解囊,在一天时间内便为保利集团筹足了货款,使这件国宝得以被如期抢救回京。(附图片)
戎生编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