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应该改进鱼类加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5-03-06
第6版()
专栏:

编者按:读者徐均望的建议经我们转请农业部水产管理总局研究,他们认为这个意见很好,值得引起注意并据以改进工作。他们已把这个建议转请山东省水产局、农业部水产实验所研究。他们并准备推广天津水产公司的“碎盐腌鱼法”,以纠正浪费乏盐现象。
应该改进鱼类加工编辑同志:
山东省水产局所属青岛、烟台、石岛等地的水产公司,对于水产鱼类的加工用盐方法,存在着严重的浪费现象。烟台等地春季盛产小黄鱼和鲐鱼。他们在进行盐干加工时,凭着旧规矩,往往加盐到百分之四十(一百斤鱼四十斤盐)。结果使咸鱼发苦,运销各地,不受欢迎。据烟台水产学校实验的结果,鱼类加盐到百分之二十八已经足够了。加盐百分之二十八的咸鱼的蛋白质和鲜鱼的蛋白质比较,变化不多,又能保持鱼体中的氨基酸,使之不分解为游离氨(发臭)。但是我们把这个意见向当地水产企业部门提出后,遭到反对。他们认为加盐百分之四十是“法定数”,不能改变。他们还习惯用大粒鱼盐腌咸鱼。大粒盐溶解得慢,鱼腌好后还有未溶解的乏盐。根据我校的分析,乏盐的氯化钠平均还含有百分之七十以上,虽然溶解度和渗透力比原盐小些,如果和原盐混合起来还能使用。但是,对于这些乏盐,他们是弃而不用的。每年被浪费的乏盐达二十多万斤。
在鲐鱼加工方面,迫切需要解决的是“油烧”问题。鲐鱼体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较多,容易和空气中的氧发生作用,引起“油烧”,发生酸败气味,使鱼的质量和营养价值大为降低。这个问题不解决,加工后的鲐鱼不能过暑,更不能晒太阳。一九五四年四月间,农业部水产实验所加工组来烟台研究这问题,初步试验结果,将加工后的鲐鱼用大豆粉、大米糠(含维生素丙、为抗氧化剂)裹起来,使鱼体同空气隔绝,防止氧化;或者是把腌好的鱼从池中捞出,晒成干片后,撒以适量的天然调味香料(如丁香、生姜等),以抑制酵素的活动。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延缓“油烧”的程度。可惜这些建议因为没有得到当地水产部门的支持,未能作进一步的研究和解决。当地水产部门认为只要捞鱼多,完成生产任务就可以。这种思想是应该纠正的。希望你们能把这些情况,反映给上级领导部门研究。
山东烟台水产学校 徐均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