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东方快车梦想将成真——西奈半岛纪行(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7-24
第3版(要闻)
专栏:连载

  东方快车梦想将成真
  ——西奈半岛纪行(下)
  本报驻埃及记者朱梦魁
  从埃及的三角洲出发,穿过巴勒斯坦、土耳其,途经巴黎和伦敦,75小时之后到达终点意大利,这是100多年前人类曾梦想跨越非亚欧三大洲的“东方快车”旅行计划。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随后的多次阿以战争中止了这一梦想,埃及北西奈地区的铁路线也于1956年被以色列破坏殆尽。可值得庆幸的是,随着埃及开发建设北西奈的宏伟计划的实施,“东方快车”之梦将在下世纪之初有望变成现实。
  重建“东方快车”铁路线,无论对加快西奈半岛的建设,还是密切同外界的联系,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谈及建设这一项目时,北西奈省首府阿里什新闻中心主任叶海亚对记者说,北西奈省有27万多人口,物产丰富,又毗邻尼罗河三角洲地区,加快建设“东方快车”,必将带动该地区工业、农业、旅游和投资等项事业的迅速发展。为此,埃及政府计划从1997年11月至2001年5月的3年半时间里,投资75亿埃镑,其中的堪塔拉·沙格跨运河的公路、铁路两用大桥将耗资65亿埃镑。铁路线从运河西岸的伊斯梅利亚开始,直至埃以边界的拉法,全长225公里,投资额为10亿埃镑。目前,这一铁路工程已挺进到运河以东杰纳因,完成铺轨40公里。根据交通部的设想,“东方快车”项目将采用目前国际铁路的新技术和高标准,实行电子控制和利用太阳能,设计火车时速为160公里。这条连接尼罗河三角洲和北西奈的大动脉建成后,不仅使埃及北部地处亚非两洲的经济区连成一体,而且也为埃及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贸易打开了方便之门。
  “东方快车”项目的施工决策并非一帆风顺。首先,兴建这一大工程需要埃及国内外有安全稳定的大气候,因为沿海铁路或公路极易遭到攻击和破坏。现在,埃以之间的和平默契以及双方共同推进的中东和平进程,为埃及加快国内建设步伐特别是靠近边界的建设提供了安全保障。除此之外,铁路线的选择还必须体现经济、合理、实用和长远受益的工程设想。由于埃及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这一铁路线的选线和选站目前已经敲定,从伊斯梅利亚附近的堪塔拉·沙格跨越运河,向地中海海滨地区伸展,经省会阿里什到埃以边界的拉法,全线共计13个火车站,把北西奈沿海的新月状经济区像珍珠一样串联起来。在杰尔巴奈车站工地上,几十台大型机械在骄阳下发出震耳的轰鸣。满身尘土的工地负责人伊亚德工程师告诉记者,“东方快车”铁路线穿过当年多次爆发战争的地区,好在最艰巨、也是最危险的排雷工作已基本结束,现在的任务是在同时间赛跑。工地上100多名技术工人夜以继日地工作,不但要抢土石方的进度,还要兼顾建立生活营地和维修机械的车间,重任在肩,大家都没有怨言。工人们满怀豪情地表示,当年解放西奈是一场战争,如今复兴西奈的建设热潮也像是一场战争。
  “东方快车”铁路线起点的伊斯梅利亚,离埃及著名的地中海海港塞得港45公里,又位于苏伊士运河中部,是今后铁路运营、货物集散、转运的理想位置。跨越运河的费尔丹铁路、公路大桥,长1850米,高出运河水面70米,位于距伊斯梅利亚30多公里的堪塔拉·沙格市郊,是“东方快车”项目起点地段的龙头工程,系由日本援建。当记者来到大桥工地采访时,大桥的基础设施已初具规模,隐约可见大桥雄姿的轮廓。工程负责人哈桑工程师给记者介绍说,工程现已完成工作量的27%。
  1973年十月战争期间,埃及军队曾强渡运河开进西奈半岛。去年建成的“和平渠”一期工程,将埃及母亲河尼罗河的河水经苏伊士运河地下暗渠送到北西奈,被埃及人骄傲地称做“二渡”工程。当记者在北西奈沿途采访“东方快车”铁路线时,“和平渠”和北西奈省的内地项目又传来喜讯:到今年9月,堪塔拉·沙格附近的35公里长的“和平渠”的分支工程将竣工,届时“和平渠”的5号和6号泵站将开闸放水,滋润北西奈的45个新村的7万费丹(1费丹约合6.3市亩)土地。
  “东方快车”和“和平渠”两大工程的红线,正带着埃及人民的梦想与希望向西奈北部延伸,实现地理与心理的双重跨越。在新世纪来临之际,如火如荼的建设热潮已遍及西奈半岛的每个角落。这就是跳出战火、阔步走向复兴的西奈,一片前景光明的热土!(本报开罗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