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亚星”创新攀高峰  ———记快速发展的山东潍坊亚星集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7-23
第2版(经济)
专栏:

  “亚星”创新攀高峰
  ———记快速发展的山东潍坊亚星集团
  本报记者刘国胜
  打好攻坚战开创新局面
  7月7日,国家经贸委培训中心在山东潍坊举办第六期学习“亚星”经验,加强企业物资采购管理培训班,参加培训的近2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代表学习热情很高,当场提出了100多条疑难问题,但大多是围绕购销比价管理法进行咨询。记者在深入采访中感到,仅仅了解或学习购销比价管理法,显然无法真正认识“亚星”,也不可能学到真经。
  那么,作为学习邯钢、深化国企改革的典型之一,“亚星”的真经到底是什么呢?
  敢于技术创新
  山东潍坊亚星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潍坊化工厂。以前的化工厂,技术落后,设备陈旧,产品滞销,很不景气。改革开放以来,他们坚持“技术创新、产品先导”的原则,把培育自己的领先技术和拳头产品放在企业发展的首位。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关键在于技术的竞争。我国氯碱企业的最大缺陷就是产品品种雷同,质量品位档次低。早在1985年,他们在查阅、分析了大量国内外科技文献资料后,选定了氯化聚乙烯产品(CPE),认为该产品前景和下游产品应用极好。当时,这种产品还只是一种冷门产品,不为大多数人所知,全国土法上马的生产装置能力仅1000来吨,因此具有很强的潜在生命力。经过对美、德、日等国的周密考察,他们决定引进世界最先进的德国赫司特公司的CPE生产技术和一套生产装置。他们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并吸取我国引进设备的经验教训,采取银行贷款、补偿贸易、合作经营等方式,使引进工作顺利实施。年产6000吨CPE装置于1990年底建成,投料试车一次成功。生产出的“亚星”牌CPE被评为国家级新产品,供不应求,一跃成为亚洲最大的CPE生产厂家,企业面貌大变。
  谁都知道企业要有个好产品,可是真正下苦功夫克服困难坚持搞技术创新的却并不多见,这是为什么?我请教刘建平副总经理时,他认为人是第一位的,问他班子有什么特点,他顺口说不跟风,不出风头,脚踏实地地干。记者结合亚星集团的情况进行考察,发现有两点很重要:一是班子好,二是有胆略。一把手陈华森总经理是1984年调来该厂,1985年当厂长,十几年来一直是企业的领头人。
  有意思的是,在陈总调来之前即1983年该厂曾出外考察过,认为氯化聚乙烯将来很有市场,而且还与安徽合作搞过中试,但由于当时国内市场并不看好,结果又放弃了。后来在陈总的带领下才搞起来。在项目选定和引进中争论很大,多数人怕风险。此外资金也是个大问题。但种种困难都没有动摇这个班子引进好设备好产品的决心。在此之前,当地曾有两家企业引进设备,一家因对引进设备不熟悉,产品不先进,而最终导致破产,另一家因引进设备能力过大,至今不够景气。他们吸取教训,审慎从事。第一期引进后,市场逐渐看好。1993年初,他们通过在国外聘用的专业信息人员得知,在国际市场上由于受中国CPE产品的外销冲击,外国同类产品只得降价销售,赫司特公司被迫停止了最后一套CPE装置的生产。他们当机立断,抢先在国内外十几家企业之前,组团赴德国。经过艰苦谈判,德国同意将其年产9000吨的CPE生产装置作二手设备转让给亚星公司,价格相当于购买新装置价格的25%。1994年4月8日,公司派出一支22人的赴德设备拆迁团,短短65天,拆回了各类设备1100余吨,包装容积达5500立方米。这就是有名的“CPE行动”。由此,“亚星”独家占有了赫司特公司的CPE生产专有技术,年产达1.5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3/4强,规模居世界第二位,产品质量则保持世界第一位。这个项目的成功,壮大了企业拳头产品的产量,对公司的发展具有承前启后的重大意义。
  如果没有技术创新作基础,再好的管理也不可能产生新的经济效益。
  管理创新不停步
  陈华森总经理说,“亚星”的高速发展源自两个创新:技术创新是基础,管理创新是保障。所谓比价采购不是出自灵感,而是过了无数条河,摸了多年石头,才一步步探索出来的,必须把比价采购置于两个创新中去审视。陈敏耀总经济师在讲课中反复强调:技术创新包括高起点的技术含量和优质产品的质保体系的建立。而进入市场后,有了优质产品并不等于市场效益,也就是说具有竞争力的产品要有好的管理作保障,即管理也要创新,这就是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理念思想。这样的理念和认识,如今在亚星集团已成为完整统一的企业文化。
  优质产品不等于高效益,市场竞争瞬息万变,残酷无情,因此必须要有过硬的经营策略和完善的财务管理。
  1994年,亚星集团对兼并过来的一些下属企业做过一项财务检查,结果让他们触目惊心。凡被检查的企业,财务管理都极其混乱,这些企业甚至连自己有多少个银行账户都不知道,违纪“小金库”,外借和挪用资金达数百万元;一名销售员竟将23万元的回收货款私藏在家达一年半;有的企业,物资进厂从不履行入库手续,产品销售出厂所留下的“白条”已经找不到。
  针对财务混乱、管理失控、资金流失、核算失真的现状,亚星集团敏锐地感到了财务制度的重要性。传统的财务管理仅仅是一种核算,它不直接参与生产经营活动,更不参与经营决策,仅起到“事后算账”作用。先进的技术、高质量的产品、可观的市场份额有了,但并不能保证也不等于就有了市场竞争力,还必须要有低成本。伴随着亚星集团的高效成长,管理创新必然要登上亚星人竞技市场的舞台。于是,财务成本观念,使亚星人找到了管理创新的切入点,开始摸索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运行机制。
  他们改革了计划体制留下来的旧财务管理模式,成立了集团财务中心和内部核算银行,大胆实践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机构统一、人员统一、资金统一和核算分离”,即“三统一分”的财务管理制度。这标志着“亚星”开始了管理创新的第一步。此后,在财务管理创新的运作过程中,又推出了“三个重点转移”,即计划管理的重点向财务预算管理转移,实行全面预算控制制度;资金管理的重点向资金输入输出的两头转移,实行会计员派驻制度;对资金流入、流出进行动态管理,审计管理的重点向事前监控转移。通过“三个重点转移”,“亚星”初步完成了财务管理对企业经营全过程的控制,实现了财务制度由“核算型”向“经营管理型”的转变。这种经营管理型的财务管理制度,不仅同时控制了应收应付款的发生,规范了经营工作的资金支出行为,而且还把触角伸到了车间,在生产车间实行责任成本制度,使生产成本变得十分真实,没有水分。
  堵住效益流失的溃口
  随着财务管理方式的转变,他们发现,企业的采购供应部门是最容易出现资金流失的溃口。对企业的购销环节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督,由此所造成的隐性效益流失甚至比生产制造环节产生的损失还要大,这种流失往往难以及时发现,且无法补救。以亚星集团化工公司为例,每年采购物资2亿多元,假设采购价格增加1%,那么就会导致200万元的经济效益流失。假设公司每年采购1.2万吨塑料,如果每吨节约100元,全年就可以节约120万元。电石是亚星产品的主要原料之一,每年要采购3万吨,按国家规定,标准电石每千克的发气量是300立升,而市场上销售的电石绝大部分达不到标准,发气量仅为265立升,如果采购的电石平均发气量提高10立升,则全年就可为企业增加效益230万元。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做到最大程度地减少企业资产的隐性流失。只有在企业内部建立一种新型的综合性的价格控制管理体系,才能把市场关联最密切的购销工作这个“外交环节”并入到企业内部管理体系中来。于是,亚星集团决心把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企业管理新制度,扎扎实实地落实到购销环节中去,使管理更加全面,更加科学,更便于监督,从而做到堵塞管理过程中的各种漏洞。经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铺垫了坚固的基石之后,亚星集团才水到渠成地走到了他们的光辉一站———比价采购。
  “亚星”的比价采购是强制性的,亦可称之为“强制比价采购”制度。简而言之,即外比供货价,内比最高价。
  外比供货价,原则上要求每一种采购物都必须有两个以上的选择,即使某一供货商产品质量好、价格低,也要从长远考虑开发其他的供货商。“亚星”产品的主要原料供货偏紧,以往每年都得去“公关”,仍免不了受制于人。近年来,他们成功地开发了国内外多个供应商,由于供货商相互牵制,“亚星”面临的局面大为改观。内比最高价是与“亚星”自己制定的参照价———最高限价进行采购前的比较。公司有专门的机构和程序来调查市场,计算价格空间。经营部门根据集团《物价管理条例》对主要原材料采购价格每月制定一次采购价格建议表,经总经理批准同意后,制定最高限价,并发给有关部门进行“比价”监控。与最高限价的比较是通过“三审”与“一检”构成有机关联的四个步骤。
  “三审”保证了低价,“一检”保证了质量。比价采购,核心是比,比的前提是先得有价可比,“亚星”通过准确、庞大的信息网络系统实现有价可比。他们在公司信息中心建立了物价信息收集网络,加入国际互联网,获取大量国内外产品价格信息资料,及时为全公司提供信息服务,同时建立购销比价的管理网络,各职能部门的管理信息,全部联网接受监控和管理。实施比价采购五年来,仅亚星化工公司就节支7092万元,其中1998年节支1810万元。产品的制造成本逐年降低,企业效益不断提高。
  “亚星”的比价采购后来在其内部又进一步演化,不仅采购,销售也进行比价。许多曾经辉煌过的企业后来终于走向衰落,不少都是栽在物资的“进”和“出”这两个无底黑洞上。到“亚星”取经学习的人都说,推广购销比价管理是极有现实意义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