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田野、私企能否出院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7-26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田野、私企能否出院士
  新华社记者温闽本报记者刘磊
  李登海,莱州市农科院院长,一位从田野里走出来的玉米育种专家;王全杰,烟台皮革研究所所长,一位从民营企业中走出来的皮革专家。去年10月,他们在经选拔之后,正式向中国工程院递交了申报工程院院士的有关材料,今年6月,他们已通过工程院的申请资格认定。同普通院士申请人有所不同的是,他们俩虽然都曾经在自己的领域里做出了非凡业绩,但是他们一个并不懂多少外语,一个并不供职于哪一所大学或公办研究所,他们有资格成为院士吗?一时间,许多人对此都深表关注。
  按照过去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吸纳院士的规定,一定数量的论文和必要的外语基础是当选的必要条件,至于身份等相关的硬性规定以前并没有限定,但从已经当选的院士看,他们又几乎全部来自大学和科研院所。所以,人们心目中有些固有的标准是非常正常的。
  其实,称李登海为农民科学家多少有些不妥。他的研究所是民营性质,他的身份除了是育种专家以外,还是全国人大常委及一些科研院校的名誉或特聘教授、学者。
  他已选育出了20多个抗病倒、耐密高产的玉米良种,培育出了20多个高配合力的玉米自交系,创出了亩产1096.29公斤的夏玉米世界高产纪录,创造了高产栽培的新模式,形成了紧凑型玉米的新理论。
  在实践方面,他所选的“掖单系列”玉米杂交种已在全国28个省市区推广,根据国家农业部公布的数字,当年种植面积占全国玉米面积的43.5%,累计推广面积6.9亿亩,增产粮食300多亿公斤。1989年,他获得国家星火科技一等奖。
  王全杰原为西北轻工学院皮革化学教师,在校期间,他已在《皮革科技》、《轻工环保》等杂志上发表过10多篇论文和译作,并编写了《皮革工艺学概论》等大学教科书。
  我国过去的皮革加工存有很大缺陷。粒面粗、伤残重、油脂含量高、部位差别大问题,使猪皮只能加工成劳保革等低档产品。为了解决公认的四大难题,经过380多个方案的试验和优选,王全杰终于研究出一套解决猪皮制革根本问题的系列工艺。1997年,他被中国科大聘为兼职教授,担负研究生指导任务。同年,他担任了全国皮革技术推广联合体主席。而由他个人创办的烟台皮革研究所也成为全国同行业的技术领头羊。
  “院士毕竟是代表了某领域的最高水准,尤其是与国外相比也不差才行。不懂外语,至多只能是技能上有遗憾,并不该影响他的荣誉。”济南市某大学教授田许源说。
  “身份更应该多重化。”留英博士周宏军认为,“在国外,有许多院士都来自企业,他们在本领域的研究远远超过了国家队。”
  一些人强调院士作为国家科技学术的带头人,必须具备外语等基本条件,也有一些人认为只要申报者本人水平高,又岂能只看外语、身份。那么,作为已当了多年院士的人,他们是怎么看的呢?中科院院士、山东大学教授蒋民华认为,目前中科院和中国工程院的院士评选办法、程序都不尽相同,一般情况都有标准,但特殊情况也要具体研究。作为中科院院士,他表示难以对工程院院士评选发表看法。
  李登海和王全杰本人对于是否当选并不是十分在意。他们的共同看法是,科学重在研究、重在实践,至于给不给荣誉,并不十分重要,但他们仍将在自己的领域埋头前行,继续攀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