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中国传统哲学范畴的“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7-24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报刊文摘

  中国传统哲学范畴的“气”
  报刊文摘
  潘富恩在《求实是去虚妄》一文中指出,研究中国传统哲学,首先必须考察核心的哲学范畴“气”。气的含义极为广泛、混杂。“气”有作为世界的物质本原的涵义,凡持此观点的思想家,即“气本论”者,一般是属于古代朴素的唯物论者。然而“气”又有作为一种精神和心理状态的表现,如孟子的“浩然之气”,北宋程颢的“不与外气相杂”的“真元之气”,这种“气”就完全是精神性的东西。气又作为“气数”命运解释,“气便是命也”;气还作为鬼魂解释,如《周易》中的“游魂为变”。二千一百年前汉代的董仲舒认为“气”是人与神(天)相互交通的媒介。他用天人感应之说,把春、夏、秋、冬的天“气”说成是“天”的喜怒哀乐的表现,将“气”完全神秘化了。
  (摘自1999年6月26日《文汇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