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阅读
  • 0回复

走近贝都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8-01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走近贝都因
  朱梦魁
  面积6.1万平方公里的西奈半岛是埃及领土的亚洲部分。
  60年代,地广人稀的西奈仅有13万多居民。如今,随着西奈的开发和进步,特别是石油和旅游两业的迅速发展,西奈约50多万人口的主体都集中在环绕半岛大部分的沿海地区。然而,祖居在西奈内地的贝都因人是西奈土地上最早的居民。据埃及史书记载,西奈有人居住的历史可上溯5000多年,即公元前3000年以前。及至伊斯兰开拓时期,有75个阿拉伯部落从阿拉伯半岛的沙特阿拉伯等地出发,经叙利亚和巴勒斯坦陆续来到西奈半岛,并与当地的埃及人融合通婚,繁衍生息,形成今天为数约四五万人的西奈内地的贝都因社会。
  当你置身在贝都因人中间,就仿佛从现代走进了历史。在南西奈省努维巴山区公路旁的山脚下,有几处属于图拉宾部落的贝都因帐篷营地。记者的车刚停下来,就被一群讨要食物的贝都因孩子围得透不过气来。但贝都因社会的成年男女就显得保守得多,他们习惯远离现代社会,甚至不愿踏上沥青公路,安于自然俭朴的生活,对命运毫无苛求,随遇而安。贝都因人居无定所,他们往往在岁末和年初的雨季去寻找耕地种植庄稼,直到来年八九月间收获粮食和椰枣。收获之后再行迁徙,去寻找新的水源或牧场。为了加速西奈贝都因人与现代社会的融合进程,埃及政府对西奈的贝都因居民分外照顾,国家对这些常年流动的人口不征税,并投资开发水源,建立村落、学校和医院等设施,鼓励他们定居。尽管土地归国家所有,但埃及政府对贝都因人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允许常年在某一处耕种的贝都因人世代承袭土地的耕种和收获权利,政府不征土地税等。由于埃及政府的优待和贝都因部落之间的睦邻契约,西奈百十来个大小贝都因部落长期相安无事。
  西奈贝都因人在远行前要备好骆驼、食物、水和咖啡,选中一地后便动手搭盖帐篷,同时把骆驼的前脚系上绊绳,任其游荡觅食,但又走不远,方便寻找。由贝都因妇女编织的帐篷都朝东而建,以志对麦加圣地的崇敬和永远铭记自己的根来自东方。帐篷靠9根柱子支撑,中间三根,前后各三根;里面分供男人和女人活动的两部分,女眷不能与男人同桌吃饭。除了烙饼的铁锅和烧茶煮咖啡的铜壶之外,他们用的家什多是木制的。贝都因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沿袭着祖辈留传下来的简单而缺少变化的生活习俗。清早,正值青年或少年的孩子们赶牲口出去放牧。在西奈地区,贝都因人主要饲养羊、驼、马、牛。妇女留在家里做饭,男人们在闲暇之际常聚在一起喝咖啡,谈见闻,或商量部族里的大事。除了种植和放牧之外,贝都因人也从事捕猎。西奈地区的捕猎对象有羚羊、兔子、狐狸以及鹌鹑等鸟类。但即使他们住在海边,也很少有人知道如何捕鱼。
  贝都因人的婚姻简单而奇特。一个青年若是看中了本部族或外部族的姑娘,便直接向她的父亲或监护人表白,但长辈必须征求姑娘的意见。本部族的求婚者一般要向女方家送1驼至5驼骆驼,作为聘礼;要娶其他部族的姑娘,求婚者须送5驼至25驼骆驼作为聘礼。双方家长同意之后便择日办喜事。新郎家先要搭建一个临时帐篷作为新房,并宰羊款待男女宾客。按照贝都因社会的习俗,新娘要在新婚的3日内“逃离”,新郎也随之而去。小两口要在远离部族居住地的野外渡过7天或是1个来月。其间,新郎家有人给他俩送吃的,等到回归部族时,新婚夫妇便有了新家,那是亲戚们为他俩新搭建的帐篷。除了婚礼的喜庆之外,贝都因人也在宰牲节或是迎客礼宾、生子喜庆之际举行赛马活动,以志欢乐庆贺。贝都因人酷爱良马,说纯种的阿拉伯马的祖先是在他们手上培育的。另一传说则有神话色彩,说当年有一龙马从红海跃出,产下神驹,以后便繁衍成享誉世界的阿拉伯纯种马。
  近些年来,由于西奈旅游业的发展和西奈与外界接触的频繁,贝都因人的习俗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如今,越来越多的贝都因部落开始在靠近公路的地方定居下来,以便利同外界的联系和交往。与此同时,贝都因妇女的编织物和其他手工艺品在西奈的许多旅游景点商店里都有出售,也有的贝都因人商贩直接在旅游点摆摊卖东西。当记者在图拉宾部族采访时,一个有见识的老者叫艾哈迈德,主动向记者介绍情况。在道别之际,他想把卖西奈奇石和玉石赚来的意大利里拉和记者换成埃镑。部族里还有一个叫杰玛尔的贝都因年轻“秀才”,能讲英文,常为外国游客导游,赚点零钱。记者从艾哈迈德和杰玛尔的身上,从贝都因人渐渐接受的新观念中,已经体味到贝都因的传统习俗与现代商品社会相互融合、映衬的必然趋势。(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