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3阅读
  • 0回复

公司比家还安全——访杜邦新加坡公司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8-03
第6版(国际)
专栏:出访归来

  公司比家还安全
  ——访杜邦新加坡公司
  本报记者罗春华
  美丽的国家新加坡有一个靠人工填海形成的岛,叫裕廊岛,它的别名又称“化学岛”,杜邦新加坡的尼龙厂和己二酸厂就坐落在这个仅有9平方公里的小岛上。
  7月初,来自中国的十几名记者到工厂参观,北京籍的张先生受命介绍情况。张先生是尼龙厂的一名普通技术人员,他纳入正题的第一句话是:安全非常重要,在杜邦,安全意识已经深深扎根在每个员工的心中。
  记者原以为此话有些夸张。不料,在随后参观己二酸厂和莱卡厂的时候,记者注意到“工业安全”这个概念也不时插入技术和生产的话题中,成为记者此行印象最深的一个词。
  其实,说起杜邦这个拥有200年历史的公司,会很自然地令人联想到杜邦所作出的一系列改变人类生活的重大发明,比如本世纪30年代的尼龙、特富龙,50年代末的涤纶聚酯纤维和莱卡以及世纪末发明的高油玉米等。事实上,在杜邦9万多名员工的脑海里,安全理念却是一个贯穿企业运作、与科技并重的概念,它是杜邦公司核心价值的体现。
  应该说,这种根深蒂固的安全理念源于公司创业之初的特殊业务——黑火药的制造。1802年,当杜邦公司在美国的特拉华州创立的时候,黑火药成了该公司长达一个世纪之久的主要产品,它在生产过程中因为事故的屡屡发生所带来的血的教训,安全生产问题在杜邦公司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早在1812年,杜邦就制定出公司内部的安全条例,并使之长久地执行下去。目前公司还保存着自1911年以来的安全操作记录。在杜邦公司里有一句话广为人知:“可以发现的问题就可以得到控制和管理。任何工业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
  这绝非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对杜邦的管理人员来说,不佳的业务记录可以通过努力来改写,不佳的安全记录则是永远的缺憾。而且,良好的安全记录也是管理人员获得提升的必要条件之一。如果你在杜邦的厂区里转一转,就会处处感受到安全意识的渗透。在杜邦新加坡莱卡厂的厂区,一块精致的牌子上写着一行英文:“Speeding,No.1RoadKiller”(速度是公路的第一杀手)。在己二酸和尼龙厂区的办公楼前,有一句口号非常醒目:“没有安全就没有杰出的工作”。近两个世纪的安全意识的积累,使杜邦的事故发生率在低水平的基础上仍然呈现出连年下降的趋势。1998年,杜邦员工在工作时间以及休息时间受伤率比1997年降低了25%,也就是说,在杜邦全球9万多名员工中,1998年只有不到100人受伤。据介绍,杜邦有若干家拥有2000名员工的工厂,在过去的10多年中,没有出现过一起工伤事故。杜邦的安全记录要优于美国工业安全平均指数40倍,优于其他工业企业30倍,杜邦公司称:“员工在工作时要比他们在家里还安全10倍。”尽管杜邦公司的员工认为“安全的代价无法用金钱来衡量”,但如果将这些安全记录转换成有形的资本,它每年在这一项上节省的金额约高达10亿美元之巨。
  安全对每个人来说,是一个不能掉以轻心的问题,它对企业而言,同样也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据国际劳工组织估计,全球企业每年大约发生1.25亿起事故,22万人因此死亡,这给个人和企业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痛苦难以用金钱来衡量。对企业来说,安全,已经不仅是一件“值得做的”和“在道义上应该做的”事情,在安全健康的背后还隐藏着一笔经济账。因此,一套成功健全的安全系统,对企业来说不失为一项精明的投资。杜邦的安全意识所体现出来的成本效益,也许就是最好的例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