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友谊关下铸丰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8-04
第10版(立法与执法)
专栏:执法者风采

  友谊关下铸丰碑
  陈贤曾永超
  友谊关素有祖国南大门之称,在巍巍雄关下,驻守着一支橄榄绿的部队——广西边防总队友谊关边防检查站二中队,这支昔日经受战火硝烟考验、为边关的安宁立过战功的队伍,如今在边境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官兵们牢记宗旨,树立服从和服务于边疆经济建设的思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通贸兴边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为边民脱贫致富倾注心血,为驻地精神文明建设无私奉献。1992年以来,中队连续6次被凭祥市委、政府评为“拥政爱民先进集体”,4次被评为“双拥共建标兵单位”,今年2月被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记集体二等功,3月被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委员会授予“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
  在友谊关右侧有一个叫米七的深山小寨,距离边境线只有400多米。20年前,这里33户人家没有一间像样的房子,村里“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边民们在贫困线下生活着……贫困的现状,官兵们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
  中队长罗绍贵带领扶贫攻坚小组,翻山越岭,实地考察。然后,与村民们一起研究制定脱贫致富攻坚目标,力争用3年时间解决温饱问题,用10年时间甩掉贫困帽子。
  官兵从引导边民选种优良品种入手。战士李莹受中队领导的指派,带着官兵们捐献的150元钱回宾阳老家购买一批耐旱、耐高温、适合山地种植的“桂南一号”杂交稻种。接着,又请农科所技术人员一起进山,给村民上科技课,传授播种、施肥、田间管理、灭虫除害等农科知识。当年,粮食亩产达到300公斤,比以往增产了一倍。
  1986年初,罗绍贵带领30多名官兵与村民们一道顶风冒雨奋战10多天,修筑了一条500多米长的水渠,确保了全村90多亩水稻的用水灌溉的问题。历经3年的苦战,米七村人均产粮达700多公斤,粮食达到了自给,还交上了公粮。至此,第一个扶贫攻坚目标胜利实现了。官兵们马不停蹄,1987年春,二中队的官兵捐款3000多元,为米七村购买树苗。官兵与村民上山除草挖坑,种下杉木30亩、八角树苗2000多株。1988年,官兵们又组织村民在村前屋后和山上成片开发种植香蕉、梅子、柑桔、龙眼等水果。
  如今,全村已有果林200多亩,米七村纯收入近40万元,人均收入1700元。村民们富了,集体收入也逐年增加了,二中队的官兵帮助米七村将钱用在公益事业上,先后投资修建了一条2000多米长的乡村公路,架设电线,安装自来水管,还在村里安装电视地面卫星接收站。米七村开始告别昔日的贫穷,走上富裕之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