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神游名城——读《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大辞典》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8-06
第10版(舞台屏幕·读书天地)
专栏:专家荐书

  神游名城
  ——读《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大辞典》
  罗哲文
  近读由西北大学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罗亚蒙先生主持编纂、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大辞典》一书,深为书中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丰富的内涵、精美的图片和高质量的印刷装帧所吸引。
  大辞典分上下两卷,约三百万字,插图三百多幅,共收录国务院正式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九十九座。全国著名大学、权威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和各名城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领导、专业人员共同编纂,一千多人参加了编写和审读工作。众多高水平专业编写人员的辛勤耕耘,保证了本书内容的科学性和文字的高质量。
  这本大辞典突出了历史文化的含量,如在“历史大事”一栏中,不仅着重介绍了这些历史大事与城市发展、兴衰变迁的密切关系,勾画出历史文化名城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历程,而且特别强调了教育、科技、文化、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对历史文化名城所起的作用。
  大辞典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传统文化,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可以说是该书最具特色的一部分。我一直认为,历史文化名城不仅要有体有形,而且还要有声有韵。有体有形是指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城市建设等物质形态,有声有韵是指诗词歌赋、戏曲弹唱、工艺美术、节庆风俗、风味饮食、土特名产等凝聚的精神文化内涵。例如北京,如果只有故宫、天坛、北海、颐和园、长城、十三陵,而没有京戏、庙会、烤鸭、景泰蓝、雕漆等,对历史文化名城来说就逊色多了。又如苏州,如果只有拙政园、留园、虎丘、寒山寺而无昆剧、评弹、吴歌、吴门画派、苏绣、苏州丝绸、苏式菜肴、苏式糕点,苏州也就乏味得多了。辞典的编者对历史文化名城传统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整理,作了很大的努力,把各个历史文化名城的传统文化思想、艺术流派、民俗风情、土特名产、风味饮食等等,都作了全面的介绍,异彩纷呈,丰富多彩。
  对被称为“硬件”的文物古迹、城市建设等方面的介绍,在书中占了最多的分量,这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点内容,编者煞费苦心,选择重心,以简明扼要的文字,予以分别介绍。其特点是收罗囊括,务尽其全,介绍文字注重科学而又具可读性。
  纵观此书,可称得上内容丰富、编排有序、印制精良。它的出版将会对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研究、宣传、建设等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