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9阅读
  • 0回复

高速公路是现代交通运输基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8-03
第12版(经济专页)
专栏:

  高速公路是现代交通运输基础
  国家计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研究员赵永铮
  高速公路通行能力大,汽车行驶速度快,缩短了空间距离,为公路运输业向经济社会提供优质、高效运输服务、实现公路运输发展过程质的突破,创造了最根本的条件和基础;为运输企业提供了利用高档车辆,采用现代科技手段组织运营与管理,大幅度提高运输效率和效益创造了条件;带动了运输服务和相关产业的发展。高速公路是公路运输大发展,公路运输现代化,使公路运输业的发展发生质的突破的根本保证。
  现代化的经济社会,必须有结构合理高效运行的现代化的综合运输网络与之相匹配。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航空运输是综合运输体系高速运行的基础。高速公路不仅是公路网的骨干,也是综合运输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所有运输方式的高效运行均需要高速公路运输为其高速集散。因此,交通运输的现代化有赖于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是建立高效综合运输系统的重要基础。
  此外,高速公路建设必须适度超前。世界各工业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都有一个交通运输业超前发展的时期,交通运输业的超前发展,并具有一定的储备能力是经济高度发展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需要。美国由于超前建设了强大的综合运输网(仅公路就达632万公里,相当于我国现有公路的5.15倍),为美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原西德,世界大战后几乎是在废墟上重新发展经济,由于坚持交通运输推动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为建设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巨资,1835年开始建铁路,1960年铁路就达1.1万公里,1921年建成最早的往返分离式公路,1945年建成4000多公里高速公路,目前德国公路已达6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1万公里。交通真正成为德国经济运行的动力,这是德国经济在毁灭性世界大战后,能迅速发展起来的重要原因。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与速度,还是技术装备能力和水平的提高,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目前公路里程已达127.8万公里,1980年至1997年公路增长了34万多公里,近十年建设了8733公里高速公路,这样快的建设和发展速度是多年来公路运输、公路建设滞后、数量严重不足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决不是什么高速公路建设超前的问题。从总体上来说,我国目前的公路运输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还十分突出,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按国土面积计算,每万平方公里的高速公路,美国为94.69公里,德国为313.9公里,加拿大为16.62公里,我国仅为9.10公里。
  我国目前公路运输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距形成高效运行的公路运输网络体系尚有很大距离。公路建设规划中的两纵两横三个重要路段尚没有一条能贯通,国道网中还有25000公里的路段年平均交通量超过8800辆,这些路段不尽快建成高速公路,公路网建设滞后,车辆无法高速运行,我国公路运输效率低、质量差等问题将无法解决。因此,只有超前建设高速公路,建设快速高效的公路大通道,实现高速公路网络化,才能建设起高效运行的公路运输网络,才能实现公路运输现代化,才能有效地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