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茶叶、番茄不太香了,甘蔗、西瓜不太甜了——瓜果为何变了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7-21
第9版(假日生活周刊)
专栏:生活提示

  茶叶、番茄不太香了,甘蔗、西瓜不太甜了——
  瓜果为何变了味
  汪志
  如今,在一些地方,出现了农副土特产品滞销田间街头,特别是一些名优土特产品质量大不如前的现象。像茶叶品质下降,香气不足,国内外消费市场缩小。又比如市场上的西红柿不太香了,甘蔗、西瓜不太甜了……消费者普遍反映,如今的瓜果等农副土特产品今不如昔,没有以前的香甜了。这是为什么呢?
  滥施化学肥料。众所周知,瓜果生长是有规律和特性的,可有些瓜农、果农为了提高名优土特产品的产量,提高经济效益,大量施用化学肥料。而施用农家肥自然生长的瓜果虽然味道好、脆而嫩,但不易保存和长途贩运,损耗率高。因此,农民愿意施化肥种瓜果。
  超量用催熟剂。有的农民为了使自己的土特产品提前上市卖个好价钱,违背植物的生长规律,大量施用催熟剂,使一些土特产品未到成熟期而提前“瓜熟蒂落”,从而造成甜度、香气不够。尤为突出的是西瓜、西红柿等超量使用植物催熟剂后,吃起来不甜、不香。
  品种老化退化。农副土特产品要保证质量,更新品种很关键。目前,瓜果等土特产品种老化、退化,而更新换代工作却严重滞后。一些地方的农技科研部门苦于经费不足,淡化了本地优质土特产品的培育和研究工作;同时一些农民只注重眼前经济效益,过量使用各类化学肥料,损坏了土壤结构,加快了各类优质土特产品种的老化、退化,因而造成产品质量下降。如新疆吐鲁番的葡萄近几年市场销售不佳,原因是葡萄树老化、退化现象严重。
  提前采摘产品。一些农民为了实现“物以稀为贵”的目的,不惜提前采摘尚未成熟的土特产,结果是土特产品虽提前上市了,但因未到成熟期,影响了质量和口味。如眼下市场出现的土豆、鲜玉米以及一些瓜果,因采摘过早造成个小、颗粒不饱满、酸度大、不香不甜,有的甚至变苦变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