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焦裕禄”又回来了——陕西省泾阳县“三讲”教育纪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7-26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深入开展“三讲”教育

  “焦裕禄”又回来了
  ——陕西省泾阳县“三讲”教育纪事
  本报记者 孟西安
  今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到陕西省泾阳县进行调查研究,就深入开展县级“三讲”教育做了动员讲话。4个多月来,这个县的领导班子把“三讲”教育增强的党性、激发出来的政治觉悟、求实作风和工作热情,倾注到深入基层为民办实事上,架起了一座座沟通干群心灵的“桥”,温暖了一颗颗群众的心。基层干部群众说:“焦裕禄”又回来了!
  7月1日下午,记者和县委书记郭志诚等来到泾干镇先锋村。一进村,老郭书记就被村民围了起来。
  “郭书记,打3月份你第一次到我家,到现在你来俺村,少说也有10多回啦!”村民张百俞说。
  “多亏郭书记帮俺村填平那条臭水沟。你看,现在蚊蝇少多了,井水也变清变甜了!”村民党玉琴快人快语。
  原来,先锋村有一条长2100多米的排污水渠,其中近500米穿居民区而过。沟水恶臭,蚊蝇成群,地下井水也被沟水渗染成黄色。村民们多次向上级反映,没能得到解决。3月下旬的一天,郭志诚来到先锋村,一下子被村民围了起来:
  “呀,这不就是电视里常见的郭书记吗?”
  “书记又咋的,他能解决咱的臭水渠吗?”
  “八成他是来转转……”
  郭志诚来到臭气熏天的排污渠旁,一股股恶臭使他感到一阵阵愧疚。第二天,他就带领县城建局、环保局、泾干镇等负责同志来村里现场办公。“是好事,就要实办!”经过协调,由县、乡和村筹集28万元,对这条沟渠进行改修。4月10日动工,4月25日竣工,把明渠排污改为暗渠管道排污,填平的沟上修成宽17至18米宽的沙石路。
  3月份以来,泾阳县22名县级领导,都确定了自己的联系点,每人平均下乡45天,其中县委书记郭志诚、县长秋青山分别下乡近50天,为群众办了许多实事。提起这,基层干部群众纷纷竖起了大拇指。记者来到泾干镇胡家村,年届八旬的胡玉林老人抹着眼泪对记者说:“俺们沾了‘三讲’的光,派出所便民服务车为俺主持了公道,调解了邻里纠纷,不然,我儿子非和邻居打槌闹仗不可。”原来,1997年夏天,胡家与邻居因房宅地发生纠纷,胡老汉往村上和乡上跑了多少回也没解决,邻居前不久在盖房时又把他家的屋脊挖了,造成屋里漏雨。6月6日,老人在村里碰见“便民服务流动车”,就上前反映情况,结果引起派出所的重视,正副所长带领民警先后4次找邻居调解,督促对方在雨季来临之前把屋脊修好。“现在下雨我再不受熬煎了!”
  为民解难,最根本的是要帮助村镇和农户调整农业结构,尽快走上致富之路。县委副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郝俊凯来到樊尧村蹲点,在帮助村上解决低压电网改造、治理村容村貌等问题的同时,还帮助村上做好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搞好大棚蔬菜基地建设规划。县委副书记张春锋深入到雪河乡条件最差的山东庄蹲点,吃住在村里,整天泡在田间地头。他召开协调会,帮助村上解决村办厂贷款资金以及700多亩农田“水中旱”问题。
  “天地之间有杆秤,秤砣就是老百姓”。泾阳县“三讲”教育不仅净化了领导干部的心灵,也滋润温暖了老百姓的心。前些年,泾阳曾是农村合作基金试点县。按上级要求进行清理整顿后,今年6月,全县首次向农户清理兑现农村合作基金会股金,涉及全县9万多农户。但出乎预料,仅用了10天时间,就向农户兑现股金6138多万元,全县没发生一件挤兑、上访事件。许多农民说:“政府说话算数,我们放心。政府整天为咱们操心,咱可不能给政府添乱!”据了解,到6月底,泾阳县在咸阳市率先完成全年农业税征收任务,并实现了财政收入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今年头6个月,这个县共发展高标准的蔬菜大棚1800多亩,是去年同期的3倍,全县财政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7.8%。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