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技术创新之光——浙江舜宇集团发展纪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7-27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技术创新之光
  ——浙江舜宇集团发展纪事
  本报记者 蒋建科
  在中国光学界,一颗分外耀眼的科技新星——舜宇集团,在浙江余姚升起。
  舜宇集团前身是余姚第二光学仪器厂,原是一家小小的乡办企业,是由8名高中毕业生借款6万元,于1984年创办起来的。10多年来,该集团以浙江大学等为后盾,紧紧依靠技术创新,使企业始终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其销售、出口、利税总额的平均增长幅度都在30%左右。去年,取得销售2.7亿元、出口3110万美元、利税5102万元的骄人业绩。
  依靠技术创新,该集团的产品从简单的光学元件发展到显微仪器、测量仪器等几十种规格的光学产品,跨入高新技术领域的现代光电和信息产业。
  依靠技术创新,该集团95%的产品打入五大洲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依靠技术创新,该集团迅速发展成为国家机电出口基地,成为全国最大的光学镜头和望远镜生产厂家,经营效益连续4年稳居浙江省仪器仪表行业首位,企业因此荣获“全国乡镇企业技术创新示范单位”和全国“成绩突出的外经贸企业”等100多项荣誉称号。
  占据科技制高点
  建厂之初,企业多次派人到浙江大学光学仪器中心试验基地培训,开头两年只能承接国内低档次的镜头加工业务,效益不佳。如何摆脱这一困境?转折发生在1987年,厂里大胆采用集资的办法,作为技改投入,引进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光学冷加工最佳参数,取代传统的古典法抛光,使磨砂时间从30分钟缩短为20秒钟,抛光时间从两个半小时缩短为15分钟,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到1988年,年产相机镜头35万套,占全国总量的1/10,引起国内同行的关注。当年年底,厂里与浙江大学光电技术公司建立了科技生产联合体,形成了一套“你设计、我生产”的产品开发模式。从此,浙江大学雄厚的科研实力逐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新产品开发一年走上一个新台阶。到1998年,同双方联姻前的1988年相比,产值、销售、利税分别增长50多倍!
  激活企业创新力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企业能否获得成功,关键取决于企业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资源的控有。对此,舜宇集团董事长王文鉴有切身体会,早在10年前就已着手引进人才,现已引进各类专业人才250多人,形成了一支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
  集团决策层首先在用人指导思想上达成共识,认为对人才只能依靠,而不能利用。利用人才只能解决企业一时的困难,并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只有依靠人才解决企业发展的瓶颈,才能促进企业全面、持续发展。人才引来后,感受到企业的真诚和信任,意识到企业对实现自身价值的意义,就会产生“人才引人才”的良性连锁反应。目前,在15位部室正职干部中,由引进人才互相荐举的占70%以上。
  抢夺产业新高地
  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挑战,舜宇集团作出了“加速技术创新,抢占产业新高地”的决策,先后和浙江大学、中科院长春光机所、西安光机所以及美能达、索尼、柯达、施乐等著名国际大公司开展技术合作,以“蛙跳式”速度跃进新的产业和技术高地。
  集团建立了三级科技开发体系,同时把研发费提高到销售额的5%,强化了对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的资金保障。目前,“二维条形码扫描器”、“电脑摄像头”、“视频摄像头”等高新技术产品已完成样机试制。高新技术项目LCD投影仪已被国家经贸委列入“2000年国家重点技术创新项目”。舜宇集团正大踏步进军现代光电和信息产业。董事长王文鉴满怀信心地说:“在未来3—5年内,我们要掌握3项光学产业核心技术,开发三类高新技术产品,引进300名高素质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争取用1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跻身世界现代光电先进行列的目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