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从穷山恶水到青山绿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7-28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体育)
专栏:七大江河水土保持撷英

  从穷山恶水到青山绿水
  本报记者 郑有义
  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地处黄河支流的泾河上游、六盘山东麓。这里沟壑纵横,秃岭荒山,土壤贫瘠,水土流失严重。1990年,全县水土流失面积达2307平方公里,占土地面积91.4%。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地力减退,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彭阳县委、县政府带领干部群众坚持不懈种树种草,重整河山。至目前为止,全县共治理小流域56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79平方公里,40多个小流域变成了花果山、杨柳沟,18条干沟有了长年溪水,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33.8%,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最近被国家水利部、财政部授予“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称号。
  10年来,这里的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干部已经换了4届,但退耕还林、水土保持的决策却如接力棒一样传了下来。每个县领导都有自己的绿化点,乡镇、科以上干部有自己的绿化示范工程,各级领导办绿化点119个,面积1.3万亩。每年的春秋两季,全县“五大班子”领导和全部机关干部都要停止办公两周,自带干粮上山种树种草,雷打不动。今春,县直机关76个部门的1600多名干部,往返行程50多公里,义务植树1.5万株,造林350亩。
  在水土保持工作中,彭阳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规模营造,深度开发,寻找生态与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走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的路子。
  针对群山起伏、沟壑纵横的地貌特点,以小流域为单元,集中连片综合治理。坚持高起点、高质量,山、水、林、田、路、草综合规划,塬、沟、坡立体开发,乔、灌、草合理搭配,果、菜、畜、粮全面发展,累计投资4362.2万元。特别是近年来,用于水利水保的资金每年都在2000万元以上,目前全县已有一半的地方达到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沟”。据有关部门测算,每年仅为黄河下游拦截泥沙量就达400多万吨。
  彭阳县委、县政府认为,要使山长青水长绿,必须强调经济效益,让群众在治理荒山的同时逐渐得到经济效益的回报,解决生产生活困难,才能激发群众的积极性。他们抓了“321”工程(三个基地、两个林网化、一个产业开发)建设。建成了挂马沟水源涵养型用材林基地13.35万亩,仅蕨菜野生资源的利用每年可为当地农民增收200多万元。在红、茹河流域建成以苹果、梨为主的经果林基地5万亩,形成具有规模效益的百里经济林区。在中部建成以山杏、仁用杏为主的“两杏”基地30万亩,年鲜果总产量已达1800万公斤,总收入超过2000万元,80%的农户\已从林果业中受益。群众在告别穷山恶水的同时,也告别了经济贫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