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阅读
  • 0回复

大自然的应答——西南地区生态建设采访札记之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8-01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同样地处深山谷地,同样面对急风暴雨袭击,由于对生态环境的认识不同,灾害造成的影响大相径庭:盲目垦荒,自食其果;护林种树,林茂粮丰。这就是——
大自然的应答
  ——西南地区生态建设采访札记之一
  本报记者 丁伟
  编者按: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大西南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这里地势高拔,水量充沛,长江、珠江、雅鲁藏布江等大江大河均发源于此。环抱的群山和茂密的森林蕴藏着大量的动植物资源,使大西南成为我国生物多样性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在西部大开发中,能不能妥善地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建设好大西南生态屏障,直接关系着西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千秋大计和全国生态建设的大局。
  仲夏时节,本报记者随“中华环保世纪行——西部开发生态行”记者团到贵州、云南、四川三省采访,目睹西南地区生态环境的现状,深感保护与治理刻不容缓。从今天起,本报推出西南地区生态建设采访札记,希望社会各界都来关注大西南的生态建设。
  就在中华环保世纪行记者团到达贵州省毕节地区采访的前几天,一场大风暴雨天气席卷黔西南。是时,“风如拔山怒,雷声千嶂落”,狂风裹挟着冰雹,驱赶着一条条野马般奔腾的山洪,无情地袭击了毕节地区的大方、黔西等6个县市,造成160多人伤亡,直接经济损失上亿元。
  受灾最重的,莫过于大方县小屯乡滑石村。
  洪水从漫山遍野汹涌而下,水裹泥,泥包沙,沙卷石,迅即汇成一股股巨大的泥石流,吞噬田园,穿墙破壁,18名村民命丧黄泉。
  大灾过后,整个毕节地区上上下下痛定思痛,开始对祖祖辈辈“生于斯、长于斯”的生存环境和自身行为进行反思。毕节地委的一位同志坦言相告:“像我区这样恶劣的生态环境,发生泥石流是早晚的事。发生是必然的,不发生才是偶然的。”
  和贵州其他地区一样,毕节“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漫长的地质作用形成了独特的喀斯特地貌,瘦石嶙峋的大山将土地切割得零零碎碎。近几十年来,由于人口急剧膨胀,人地矛盾日见突出。据介绍,在毕节部分偏远的山村,生四五个孩子的农户比比皆是,人口数量20年间增长3倍,而人均耕地却只剩四五分,大大低于联合国确定的人均耕地0.8亩的警戒线。人多地少,粮食不够吃,村民纷纷挥锄上山,毁林开荒,向陡坡要粮。目前全区共有耕地596万亩,其中坡度大于25度的耕地面积达370万亩。
  砍倒一棵树,流掉一方土。盲目垦荒带来的不是富足安康,而是水土流失加剧,石漠化迅速蔓延。每逢山雨袭来,山洪暴发,失去植被保护的坡地泥沙俱下,淹没田园,淤积河道。在刚刚遭受泥石流灾害的大方县小屯乡滑石村红星村民组,年逾花甲的老会计勾朝新指着被泥石流冲得斑驳陆离的山坡感慨万千:“我们这是自食其果啊!”
  正当滑石村沉浸在家毁人亡的哀痛之中,从相隔仅20公里的大方县羊场镇小沟村传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同样地处群山环抱的谷地,同样面对疾风骤雨的侵袭,小沟村却安然无恙,生命财产未遭受任何损失。真是一方水土两重天,一样灾情两样景。是什么原因使小沟村躲过此劫?
  乘车从大方县城向南行驶4公里,再沿羊肠山路步行赶往小沟村。山坡上的耕地渐渐少了,映入眼帘的是满山的松树、泡桐、漆树和各种不知名的树木,越往里走,林木越茂密。在“清泉家门过、飞鸟梁上息”的农舍前,村民杨先华讲述着他们的创业史。
  80年代中期以前,和滑石村一样,小沟村也面临水土流失加剧的威胁。由于乱开滥垦,耕地变成了“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村民埋头耕作,却只能“种一坡收一笸”,日子过得十分清苦。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和由此引发的生存危机催人警醒。从1985年开始,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小沟村自发退耕还林。杨先华等5人不单退掉了自家的几亩坡耕地,还承包了周围3000亩荒山。10多年来,他们节衣缩食,造林不辍,累计种树60多万棵,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林的海洋。如今,当年种下的树大多已经成材,按每亩220棵、每棵成材树20元计算,1亩地的回报可达4400多元。尝到种树甜头的小沟村民编了这么一段顺口溜:退耕还林好处多,父老乡亲相跟着;种树要按规格种,行对行来窝对窝;不要自己哄自己,五六年后青山坡。
  面对乱开滥垦,大自然静默无语,用泥石流还以颜色;面对悉心呵护,大自然知恩图报,献出青山碧水,林茂粮丰。这就是大自然对人类行为的应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