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患者尝到了“上帝”滋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8-01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热点聚焦

  7月1日,青岛开始实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降低药品价格,减免服务费用,开设特色门诊,改善就医环境,结果是:
  患者尝到了“上帝”滋味
  本报记者 宋学春
  药品采购见“阳光”,药价下降一半
  “药价总水平比原来降低50%!”这是青岛市最近一次药品集中采购招标会上传出的信息。
  青岛改革药品采购模式,实行“阳光操作法”购药,已进行多次了,进行这么大宗的药品采购招标还是第一次。这次招标有全国42家制药厂报名,经审核,其中27家符合投标条件。经过公证员当场开标,当场唱标、监督、记录,当场公布结果,最后有9家中标,获得14个规格的7种常用大宗药品在市所有直属医院的销售权,大多数中标药品的价格使与会人员感到吃惊。专家介绍,与过去医院在“暗箱”中进药相比,总体价格降低50%,个别药品的价格下降幅度更大。
  “在一次药品集中采购时,我们少收入了16万多元。尽管这样,我们还是欢迎这么做。毕竟,光明正大地通过降低医院成本,提高服务质量来增加收入,更踏实些。”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魏仁敏说。
  去年9月,青岛市卫生部门开始实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卫生局局长刘志远告诉记者,青岛市卫生局所属医疗单位实行药品集中公开采购31次,节约购药资金600余万元。在此基础上,自去年11月起,市卫生局决定对100种常用药品在现行零售价格的基础上降价10%,让利于民,使全市看病购药的老百姓一年节省药费1000万元。同时通过集中公开采购,在一定程度上切断了医药厂商与医疗单位之间的直接经济联系,使长期以来医疗单位的药品采购由“暗道”走向“明渠”,遏制了医务人员和药品采购人员从药品销售中谋取私利等不正之风,从而降低了药费。
  争取病人靠服务,患者开始成“上帝”
  青岛7月1日开始实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各医院纷纷以优质服务来争夺病人。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在全市医疗单位降低大型设备检查费用的基础上,再降低10%—20%,床位费在全市也是较低的,12种大病患者定点在第三医院的可免费挂号。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实行了病人选择医生、选择病房、选择护士制度,将各医生的照片、简介制成小册子放在挂号处,或上墙标号,请患者选择。“我们要对病人一视同仁,改变过去的陈旧观念,比如呼叫病房病人时,过去叫‘几床、几床’,现在一律叫患者名字。反过来,呼叫大夫则叫‘几号大夫’。让病人选择治疗方案也即将实行。”魏仁敏院长介绍说。正在住院的退休高级工程师贺芳成对医院的做法称赞不已。
  青岛市人民医院推出了“单病种费用控制法”、医生开药方监督制度等,使患者节省医疗费用。他们推出的“一日一清单”做法受到患者赞扬。
  青岛市立医院设立了“2836450电话门诊”,让患者足不出户就可求医问药。“电话门诊”除了向患者解答有关疾病诊治、自我保健的知识外,还为有心理障碍的患者免费提供心理咨询。门诊成立以来,倍受欢迎,每天的门诊量达100多人次。
  走进第三人民医院的“阳光输液大厅”,患者在装有空调的大厅里输液,看不到过去那种摇着扇子、汗流浃背的情景了。卖了轿车装修门诊大厅、改善输液环境,就是院领导深得人心的做法。
  青岛市第二人民医院投资建起了11000平方米的病房大楼,中央空调、高级病床等设施一应俱全,有的还配备了自助厨房。问了几位住院病人,都说收费合理。
  青岛大小医院争先恐后推出服务手段,其目的很明确——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夺病人,这种竞争让患者受益。“医院也有一个‘由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转变的问题”,医院院长们普遍有了危机感。如今,“真诚感谢您选择我院诊治疾病”这句话出现在各医院墙壁和导医台上,让患者有了几分成为“上帝”的感觉。
  左图:患者选医生。
  马成亮摄(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