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保护矿山刻不容缓——西南地区生态建设采访札记之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8-03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体育)
专栏:中华环保世纪行

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金字招牌下,矿山变得满目疮痍——
  保护矿山刻不容缓
——西南地区生态建设采访札记之二
本报记者 丁伟
  矿藏是不可再生的资源,矿产资源的保有量、利用效率和保护现状反映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未来的发展潜力。正因为如此,我国对矿产资源实行世界上最严格的管理制度,保护矿产及其他资源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然而近年来,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的云南、贵州等地,乱开滥采之风愈演愈烈,几经整顿而收效甚微。
  贵州的煤炭储量位居全国前列,小煤窑的数量也“当仁不让”,最多时达1.8万多家。在黔西南采访,随处可见正在开挖或已经废弃的简易煤窑和露天堆放的煤堆,背着装有煤块的竹篓的挖煤人满身污垢,鬼魂般穿行在公路上。据毕节地区地矿局的同志介绍,全区小煤窑曾一度超过9000多个,每年因煤窑塌方致死的人数超过300人。
  重晶石是一种稀有矿产,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建筑装饰等领域,在我国以云贵高原的储量最为丰富,其中贵州省天柱县大河边矿是全国最大的重晶石矿床,探明储量高达1亿多吨。从1997年开始,国内外重晶石市场价格上涨,引发了大规模的非法开采热。成千上万开矿大军涌入大河边矿,开挖矿洞数百个,完好的矿床变成了马蜂窝。乱开滥采总与土法炼矿相伴相随。在云南东部、贵州西部,土法炼焦、土法炼锌、土法炼铅的炼炉到处都是,可谓“村村点火,沟沟冒烟”。当中华环保世纪行记者团赶到贵州省赫章县采访时,这里刚刚经历了一场大规模的集中整治活动,公路旁堆满了废弃的炼炉和矿渣,让人依稀想见昔日的“繁荣”。而在离公路较远的大山深处,依旧可见滚滚“狼烟”。据当地人讲,每当风声一紧,这些小铅锌厂就会搬离公路旁,躲到山沟里“打游击”。果然,在靠近野马川镇车浪村的山坳里,一个简陋的小铅锌厂正热火朝天地生产,厂区内浓烟滚滚,充溢着一股刺鼻的气味。炉师告诉记者,这个厂建起有六七年了,生意一直十分红火,目前每天可炼锌400多吨,产品供不应求。乱开滥采和土法炼矿破坏矿产资源,毁坏山林植被,导致水土流失,而且会产生大量含有二氧化硫、银、铬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废气废渣,或通过呼吸被人吸收,或通过雨水冲刷进入土壤污染植物。据车浪村村民反映:自从这个该死的小铅锌厂办起来,庄稼只开花不结果,产量逐年减少,村里得鼻炎的人却越来越多。在非法开矿屡禁不止、山体损毁严重的赫章县妈姑镇,1997年7月发生了一场特大山洪,卷走了12条人命。和高额利润相比,12条人命也许算不得什么。在赫章,县领导反复申明:“我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小铅锌是支柱产业,占财政收入1/3强,如果强行关闭,我们怎么办?”怎么办?国家法律法规早已做出了明确的回答。《矿产资源法》明文规定:矿产资源属国家所有,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私自开采和占用;在国家关于关停“十五小”的规定中,小煤窑、小铅锌归入限期关停之列。但这些法律法规一“落到实处”,常常像“秀才遇到了兵”。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金字招牌下,某些地方领导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明打暗保,网开一面,甚至徇私枉法,直接参与,致使乱开滥采、土法炼矿打而不死,死而复生。据当地群众举报,就在记者团到达赫章的前一天,野马川镇镇政府派人通风报信:“明天上面来人检查,你们暂时停一停。”离开野马川镇车浪村时,村长刘仁洪的一段话令人久久寻味:如果党的好政策能够一级级不走样地贯彻到底,我们国家的事情就好办了,老百姓就有盼头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