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难忘赵丽蓉辞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8-04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

  难忘赵丽蓉辞戏
  张子扬
  7月27日,在送别著名艺术家赵丽蓉的仪式上,同去的朋友向我建议:写篇不长的诔文悼念这位在中央电视台节庆晚会中赢得众人喜爱的艺术家。朋友问我,在我执导的春节晚会中是否和赵老师合作过?我说有合作,但没能成,如今竟成了遗憾,但也因如此,自那之后我对赵丽蓉老师敬重有加……
  我执导1993年(辛酉)春节晚会时,赵丽蓉老师早已因她的《英雄母亲的一天》等叫响的小品红透了中央电视台的屏幕。所以当剧组在排列组合演员与作品时,她老人家自然名列前茅,甚至有些人说:“活儿”(节目)好坏不重要,只要老太太肯出来,就算成功一半了。可见“人保戏”是懂行人对艺术家的信赖,也可见赵老太太这块“老姜”在大节庆晚会中的“半边天”之地位。记得我和几位常与她合作的作者、演员在她家谈了两三次,报废了构思、剧本三五个,最后认定了个“可以考虑”的剧本算是勉强通过。临别时,大家说笑着出门,老太太一手拉住我,一手在半空划了几下说:“张导,咱们都再好好想想,一定要让本子好,要上就不能砸牌子”,言辞坦率而真诚,她手指上夹着的香烟飘出的袅然烟迹给我留下了特别的记忆……后来,剧组因为组织创作了严顺开主演的《张三其人》;牛群、冯巩合说的《拍卖》;黄宏的《擦皮鞋》;赵本山的《老拜年》等语言类节目,回头再看时,大家感到留给赵老太太的剧本明显弱了些。也就在此时,赵丽蓉老师亲自打来电话,说思来想去,总觉得剧本“不过瘾”,比之以往的几个节目没有突破,更何况听说晚会的一些节目准备得比较充分,她决定今年晚会就不参加了,“我还是那句话,要上就得‘火’,不能砸牌子,让观众失望”,她那口极有特色的河北话,从话筒中传来仍不失坦率和真诚,我眼前又出现了她手中香烟飘出的袅然烟迹……最后老人家对我说:“张导,我讲的都是实情,机会多的是,以后有好本子了,咱娘儿俩再合作……”
  资深艺术家在中央电视台的大晚会上主动辞退角色和演出的事,这是我遇到的第二次。第一次是在1990年,我执导元旦晚会时,其中小品《超生游击队》原剧本中是三个人物———除了黄宏、宋丹丹演的夫妇之外,还有一个“小脚侦缉队员”,当时也是我去北京人艺请的著名艺术家金昭老师。但几对台词,稍加排练,大家都感到这位“街道干部”是个“多余人”!而此时竟也是金昭老师打来电话,主动辞戏———“我在里边,把他俩的戏都搅乱了,不合适。”如此,撤了“小脚侦缉队员”、红了“超生游击队”。我始终感念金昭老师的“忘我”之举,更敬佩艺术家的这种爱心中艺术而非艺术中自己的品德。所以,当赵丽蓉老师主动辞退春节晚会的演出时,我虽有几分遗憾但又十分理解,同时在万分敬重之余又生出许多感慨。
  赵丽蓉在戏曲本行中的艺术造诣应属登峰造极,有《花为媒》、《杨三姐告状》为证。然而她在电影艺术特别是电视晚会中小品节目中的表现又实在是令人赞叹,我曾开玩笑地讲:小品演员中没人封“帝”封“后”,若有,赵丽蓉该属“太后”级的重量。就是这样一位家喻户晓、人见人爱的老太太,为了不负盛名,不负众望,可以舍弃一场一夜之间让亿万人瞩目的大好风光,实在让人仰视而不能望其项背。自此之后,金昭、赵丽蓉两位艺术家主动辞“活儿”(戏)的事例我在戏剧学院和广播学院讲课时多次举例:我们都说《超生游击队》好,都说某台晚会有突破与成功。岂不知,更因有这样的艺术家,为了一个节目或是一台晚会的高水平、高质量而舍弃了个人的利益与实惠……也是自那次春节晚会之后,我调动工作,远离了晚会节目,自然也没能再与丽蓉老师合作。于今想来当属我导演生涯之大憾也。
  在送别赵丽蓉的仪式上,许多人捧着鲜花和她的照片自发地来到现场,显然他们都是热爱赵丽蓉的观众,这让组织者始料不及。在拥杂的人群中,我看到一位手持花束的盲人默默地站在一旁,显然,他是一位特殊的听众———也许,正是赵丽蓉那优美娴熟的唱腔,独具特色的语言,给他单色的精神世界送去了色彩和温暖的抚慰。我在留言簿上写下了“音容永驻”四个字。我想,正是因为赵丽蓉做戏与为人都是表里如一的坦率与真诚,所以她才会有这么好的台缘与人缘……在我的记忆中,因为遗憾与敬重便也更忘不了这位老太太的率真和这位率真的老太太……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