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应重视翻译工作和人才培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8-04
第8版(教育)
专栏:

  应重视翻译工作和人才培养
  爱泼斯坦 林戊荪 沈苏儒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交流日益频繁,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外语人才,但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远不能满足需要,外文翻译仍然是薄弱环节,是制约对外交流质量的重要因素。
翻译差错俯拾即是
对于从事对外交流的专业翻译工作者来说,最理想的境界当然是能用外语来写稿和表述,但这在目前还不可能完全实现。在现阶段,我们一般采取先制作中文稿,再译成外文的办法。一篇好的中文稿,在一个外语水平不高的译者手里,可以变成一篇外国人不爱看、不明白的外文稿。一篇不怎么好的中文稿,在一个外语水平高的译者手里,却可以变成一篇外国人爱看、易懂的外文稿。因此,翻译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对外交流的质量。
  从更大的范围来看,许多该有外文的地方没有外文,而有外文的地方又常出现许多差错。无论是旅游指南,还是产品介绍,无论是名胜古迹的说明,还是街头巷尾的标牌,外文翻译差错俯拾即是,有的还是政治性错误,如“中国大陆”错译成continentalChina(大陆中国);有的是校对疏忽,如“停车场”(Parkinglot)错成“包装场”(Packinglot)。特区是对外开放的窗口,但珠海的一本双语小册子6页英文中约有50个差错,平均每页8个。电视是目前影响最广泛的传媒,但一些卫视节目把“历史上的今天”译成HistoryToday,把“腾飞”错译成“takeflight”(逃走)。有的差错到了荒唐的地步。如染发的“染”字dyeing少了一个字母,变成dying(死亡),用餐的“碗”字bowl多了一个字母,变成bowel(“肚肠”)。在一份英文药品说明书上,“高血压”一词竟不用英语医学专业名词,而是用汉语拼音“gaoxueya”。
  当然,出现这种情况也不足怪,因为我国的外语教育还不普及,全民的外语知识还很缺乏,特别是各级、各部门还有不少领导干部在对外翻译的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翻译是一种单纯的、甚至近乎机械的技术工作;认为翻译工作只是一种“语际转换”的工作,只要“对号入座”把英文取代中文即可;认为只要学过一点外语就能做翻译,而不问其中文水平高低、文化知识如何。所以,为了改进对外外文工作,对翻译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是很有必要的。
“洋泾浜”英语不足取
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语际转换”不可理解为单纯的、机械的两种语言的转换。首先,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其特殊的规律和法则;其次,语言与文化不可分,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翻译是把具有某一文化背景的发送者用某种语言(文字)所表述的内容尽可能充分地、有效地传达给使用另一种语言(文字)、具有另一文化背景的接受者,以达到交流的目的。所以翻译不是一种机械性的工作,而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一个好的翻译不但要精通两种语言,还要了解与两种不同语言密不可分的两种不同文化。
  “死译”、“硬译”、“字对字翻译”不可取。例如,把“一平三通”译作onelevelthreethrough(一个平面三通过)、将“麻类研究所”译成“大麻研究所”,违反了翻译的本质,违反了语言的规律,达不到交流的目的,甚至造成误解。
  一个人的谈吐显示一个人的素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机构在对外交流中的外语水平直接影响到它的国际形象。试问如果我们给外国人看的外语材料错别字连篇、文法不通、不知所云,我们能够赢得外国人的尊敬和重视吗?
  英语里有一个PidginEnglish,相当于汉语中的“洋泾浜”一词。洋泾浜原来是上海的一条河浜,位于从前的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之间,后被填成一条道路,即今天的延安东路。上海人用“洋泾浜”来形容过去为外国人做事的一些没有接受正规外语教育的中国人所说的英语,这种英语的特点就是把中国话“字对字”“变”成英语。如果我们的外语被外国人看成是“洋泾浜”式的英语,那岂不同我国目前所享有的国际地位太不相称了吗?
两条建议一点希望
在现有的资源和条件下,有没有可能使我们在对外交流中的外语工作有较快的较普遍的改进?这是有可能的,前提是各级、各部门(特别是涉外的部门)的领导重视和全社会的重视。我们提出以下两个方面的建议:第一,加强和改进外语翻译(特别是中译外)人才的培养。既要努力增加数量,更要保证质量;既要精通外语,还要有中文修养;既要学习语言,也要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要变学院式的、封闭式的教学为密切联系实际的、开放式的教学。各省市外宣部门应选择本省市一两所高校的外语系科定点培养所需的外宣外语人才。要建立一套管理翻译工作者的体制,实行考核晋级、持证上岗制度。
  第二,建立对外外文工作的检查、咨询、服务机制。要延揽国外以外语为母语的专家,包括在国外生长、求学的华裔专家,为他们配备中文水平和文化水平较高的翻译助手,作为辅助。要设立专门的服务机构,所有对外外文材料都由这样的机构审阅、修改、润饰,可以收取合理的费用。这些机构须获得中央或省市有关部门的批准和授权,它们可以附设于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或各地分会,由经过挑选的若干大专院校、中央和各地一些专业单位的外语人才组成。实际上,像中国外文出版局这样的专业机构过去已为不少单位提供过这样的服务并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在应把这项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制度化。
  我们希望,在中央有关部门的指导下,中国外文出版局、中国译协、新闻机构对外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各高校外语学院等能共同筹划举办一次对外交流外语工作研讨会,以群策群力,推动这一工作的开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