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阅读
  • 0回复

“史诗性”与“大部头”的失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8-05
第6版(文艺评率·读书天地)
专栏:金台文论

  “史诗性”与“大部头”的失调
  李运抟
  关于长篇小说,人们通常有这样两个相互支持的理解:一是长篇小说的最高美学标准是“史诗性”,二是史诗性就意味着作品是个“大部头”,篇幅必然长大。换言之,即“大部头”的艺术形态才适宜表现气势磅礴的史诗品格。大部头适宜表现史诗性,史诗作品应是个大部头,这种“二位一体”的看法不仅相当普遍,甚至发展成为一种极端定论。
  这些看法对不对?可以这样说:它们不无道理,但绝非一定如此。
  不无道理,是因为从长篇小说的创作实践来说,确实有不少作品的确显示了这种“二位一体”的关系。从世界范围的长篇小说发展史看,大部头和史诗性“二位一体”的例子确是不少。若一一枚举,那会是一份很长的名单。
  绝非一定如此,则是也有众多具有史诗性品格的作品,又并不是那样的大部头。比如我们经常提到的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通常都以为它是最著名也最典型的史诗性大部头。但事实上,《人间喜剧》是不能一揽子概括的。因为它不仅是包括长、中、短篇小说共九十多部的作品汇集,而且里面很多长篇也是相对独立也完全可以独立阅读的文本。如《古物陈列室》、《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即是。而这些作品本身都具有自己独立的史诗品格,《人间喜剧》的史诗性也只是它们的汇总。再比如说,像《红与黑》、《巴黎圣母院》、《九三年》、《笑面人》、《悲惨世界》、《斯巴达克斯》和《百年孤独》等这些也都具有雄浑史诗品格的长篇经典,也都并不是很长的大部头。中国古典名著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和《红楼梦》也是如此。这说明,史诗性和大部头不是绝对的正比关系。
  事实上大部头和史诗性的关系相当复杂,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即使从最抽象的意义讲,大部头也决不意味着一定能够表现出史诗性,而能够表现史诗性的作品也完全可以不那么大部头。以为大部头和史诗性必然是“二位一体”的极端观点只会走向荒谬。
  耐人寻味的是,“史诗大部头”这种“二位一体”的认识和创作现象,在中国当代长篇小说创作中不仅非常明显,而且有些趋向极端,有时已成为长篇小说创作的一个误区。我们不少长篇小说作家似乎有“多卷本情结”。比如像梁斌的《红旗谱》,欧阳山的《一代风流》,姚雪垠的《李自成》,冯德英的“三花”,创作时间就拉得很长,都是从十七年时期写到新时期。而新时期出版的当代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多卷本现象更比比皆是,《金瓯缺》、《曾国藩》、《少年天子》、《康熙大帝》和《偏安恨》等古代历史题材的作品,不仅全是多卷本,而且加起来都是洋洋洒洒百万言。
  很多长篇小说都写成多卷本,很难说有充分理由。一个相当普遍的事实就是:多卷本现象造成了众所周知的“一部不如一部”的普遍存在。比如《红旗谱》三卷本,第一部《红旗谱》无疑写得最好,第二部《播火记》明显不及首部,到第三部《烽烟图》则就几乎未能产生什么影响。如《一代风流》五卷本,第一部《三家巷》写得最成功,《苦斗》次之,后三卷即《柳暗花明》、《圣地》和《万年春》,在读者中也几乎没什么反响。
  不是多卷的则又越写越长,有些长得莫名其妙。动辄百万言甚至数百万言。结果又出现了不在少数的“半部现象”。所谓“半部现象”,即上半部或说前面部分明显写得好些,下半部或说后面部分则气力不足。
  “多卷本”现象、“半部现象”和“越拉越长”现象,自然只会使长篇小说越写越长。这和前面所说“史诗大部头”意识是有明显关系的。对不少内容稀松拉得很长的作品来说,我以为正是一种以为“大部头”就能出“史诗”的误解的表现。从上面列举的不少当代长篇小说可知,一味追求大部头并没有给长篇小说创作的史诗性表现带来多少光彩,而且有的还破坏了史诗品格的美学标准,使“史诗性”变成了语言的堆砌和满是水分的拉杂。
  长篇小说的表现史诗性或者说获得史诗性,不但不一定要大部头,而且可以是精炼的小部头。而所谓“史诗性”,也应该有多种美学形态。既可以浓墨重彩气势磅礴,也可以精炼简洁温婉平和。如果说文学创作应该充分个性化,应该是创作主体发自心灵的歌唱,那么表现在长篇小说的篇章结构、篇幅大小和史诗意识、美学形态上,也必然是多样化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