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希望,在这里孕育——西安翻译学院发展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8-06
第1版(要闻)
专栏:

  希望,在这里孕育
  ——西安翻译学院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 孟扬 李宏伟
  6月1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和外国驻华使节一行50余人,来到我国办学规模最大的民办大学——西安翻译学院。仅有10余年历史、却有17000名在校生的这所学院,令他们赞叹不已。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在思考西译在办学模式、学校定位、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经验,探询西译快速发展的秘密……
  为烧到七八十度的水加把柴
  给高考落榜生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满足考生与社会的双向需求。正确的定位使这所民办大学拥有了自己的优势,奠定了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提起办校的初衷,员工们总会说起院长丁祖诒的那句名言:千千万万个高考落榜生犹如烧了七八十度的水,如果给他们添上一把柴,让他们继续深造,他们同样会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有用的人才。在西译,人们把这称作“第二希望工程”。建校至今,已有3万多名曾经沮丧过的学子,在这里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技能,也找回了自信。
  如果说生源定位给学校提供了生存空间,那么“复合型”教学模式则开拓了发展的天空。所谓复合型模式,是指大课时,多专业。具体而言,就是“外语+专业+现代化技能”的教学方法。它结合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具体实践,改革了传统的相互分割的课程设置。这里的学生每周要上28节课,不论哪个专业,在入学后的一年半内,必须学完大专英语的全部课程,打下较好的外语基础,通过自学考试或学历文凭考试取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或本科学历,此后的时间内,学生要选修其它专业的课程,如国际会计、国际旅游、涉外文秘、计算机应用、市场营销等等,还必须掌握多种现代化技能,如微机应用、公关礼仪、汽车驾驶、外贸函电等等。这种独辟蹊径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经过三四年的培训,能够成为适应一般涉外工作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国家有关部门曾对在三资企业工作的大专院校毕业生能力作过抽样调查,结果,西译学生名列前茅。
  1998年秋,原准备招收3000名新生的西译,在学生和家长的强烈要求下,增加了招生名额,招收了6800人。今年6月初,全国几百家三资企业专程来学院招聘人员,近2000名97级大专生和96级本科毕业生被聘用了98%。
  独特的管理开拓发展之路
  1987年,在西安一条简陋的小巷中,一间租来的教室外,挂起了一个不起眼的牌子:西安外国语培训部,这便是西安翻译学院的前身。多年来,在“取之于学用之于学”、“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办学方针指导下,西译依靠自身的滚动发展,成为拥有3亿元固定资产、目前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民办大学之一。
  西安翻译学院办学13年,累计收入数亿元。7年前,他们买下了“三线”内迁大型国企的200多亩土地和6万平方米建筑作为自有校园校舍,又投资兴建了价值近亿元的校舍,在全国率先成为不靠租赁校舍为生的民办院校。近几年,他们相继建成了1500台586多媒体微机群、400多间全部装有摄像监控和闭路电视卫星转播系统的教室,近4000间学生公寓不仅全部装备暖气系统及校园201卡直拨长途电话,还在陕西率先实现了“单层隔间带微机桌5件套”的21世纪大学生公寓新格局。
此外,还建成了20多座红外听音和多媒体语言实验室,30万册图书、1200张阅览座位的图书馆,4000平方米的室内体育馆,3个足球场等。地处风景如画的翠华山风景区,又具备了完善的现代化教学设施,成为读书的好去处。
  西译经营有方,管理也独具特色。通过对民办院校生源总体状况的分析,在学生管理上,因材施教,实行了“全封闭”谢绝走读的严格管理模式,并将五天的“校内”管理有效地延伸到双休日的校外。严格的管理模式带来了井然的教学和生活秩序,提高了学习效率。
  “准军事化”的管理,并非没有人情味,也并不是取消一切娱乐活动。西译努力完善校园的娱乐设施,定期放映电影,定期开放卡拉OK室,组织校园社团,并组织学生排演英语戏、进行体育比赛,开展健康的文体活动。走进校园,那挂满书画作品和文学作品的宣传栏,像一个窗口让人们看到了西译学生的多才多艺和青春热情。
  开放的思路铺就未来之路
  同普通高校相比,西译有着新兴学校朝气蓬勃的精神与气魄。这两年,西译成功地实现了生源结构由“落榜生”向“线上生”和“学历层次”由3年大专向4年本科的两个转化。今年,又经教育部授权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获得了高等专科学历证书的颁发资格,正式将校名改为西安翻译学院。
  西译将目光瞄准时代发展趋势,关心学院长远发展,在“硬环境”与“软环境”的建设上都自觉向一流的标准看齐,已越来越多地表现出了现代气息与时代的特征。它的教学模式孕育和引发了我国高等教育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变革,更为中国人才市场与重能力轻学历的国际市场接轨提供了经验。近几年来,学院通过加强与国际国内的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来开阔眼界,增强实力。他们与英国百尔蒙特大学建立了互派学生交流的联系。今年又同北京师范大学建立了共同招收研究生的合作项目。去年,20多位外国驻华使节参观西译,使“西译现象”引起了更大范围的关注,今年,50多位外国驻华使节的再度访问,又为它走向社会带来了新的契机。在这次交流活动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官员,向西译赠书,并主动提出,将为西译提供一部分奖学金,以鼓励其发展。其他国家的使节也表示,愿意为西译与本国大学的交流搭起桥梁。
  漫步西译校园,耳边又响起学子们充满信心的话语:“三月梨花扬雪时,我们播种,六月莺飞草长时,我们耕耘,到了十月碧云黄花的时节,我们一定会有灿烂的收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