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让黄河水遍地生金——宁夏红寺堡灌区见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8-06
第2版(要闻)
专栏:

  让黄河水遍地生金
  ——宁夏红寺堡灌区见闻
  本报记者 胡继鸿
  黄河流经宁夏近400公里,千百年来,孕育了富饶的“塞上江南”。但是,与黄河遥遥相望的西海固地区,却始终与黄河水无缘。
  一个名为“宁夏扶贫扬黄工程”的大项目,经过一段时间的论证后,终于在1995年诞生了。这个中国的“天字一号”移民扶贫工程,当时计划开发200万亩水浇地,实现移民100万人的宏伟目标。
  同年5月,在无垠的中宁县红寺堡荒原上,宁夏扶贫扬黄一期工程奠基了。
  时至今日,红寺堡灌区已基本建成3个主泵站和3条主干渠,已形成可灌溉27万亩,移民10多万人的能力。
  在宁夏扶贫扬黄工程总指挥部农业移民处的同志陪同下,记者日前驱车扶贫扬黄工程主战场———红寺堡灌区。经过120多公里的行程,刚刚跨过黄河,汽车便驶入通向红寺堡的柏油路。大片大片的荒地从车窗前掠过,约20分钟后,前面出现了一片片红砖农宅,一座座自来水塔和高耸的通讯铁塔,已构成现代农村的风貌。大片荒地已经整修,变成一块块的农田。路两旁延绵不绝的小树在风中顽强地直立着。
  陪同的同志指着路边大片的平整土地说,这是总指挥部搞的节水试验灌溉示范区,面积有5000多亩。这里采用先进的喷灌设备,试种了小麦、玉米、西瓜、油葵等作物。据说,节水效果十分明显,每亩能节约用水1/3,因为是扬水灌溉,所以节水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植树造林在新灌区有着特殊的意义。这里一年四季刮风,没有树的阻挡,大风对农作物的危害极大。今年总指挥部决定植树8000亩,明年还要扩大植树造林的面积。因为是搬迁的头一年春节,多数移民还在老家过年,但是移民村仍然有人在走动,地里有人在忙活。
  在彭阳村,我们走进一户农家。主人马进彪热情地把我们迎进屋。两间住人的屋子不大,却收拾得整整齐齐。对面,还有两间新盖的砖瓦房,堆放着杂物。老马说:“我们在老家住的是几眼窑洞,不像个家,吃不饱肚子,种了30多亩地,土豆、玉米什么的都算进去,一年产下2000多斤粮食。在山沟沟里,没个奔头。”
  “搬迁过来情况好些吗?”“好多了。虽然眼下很难,缺钱,环境可是好得很,有自来水吃,交通也方便,政府关心。朱镕基总理还来过我家呢,就在这炕上坐着。现在,我家有8亩水浇地,去年种了小麦和玉米,小麦产量低,玉米亩产当年就达1000斤。因为是生地,加上这水地头两年还不太会种,以后产量会上去的。”
  今年,老马有了新想法,想套种些小麦、玉米,再育上2亩树苗,灌区植树正缺树苗呢,还有,就是搞点养殖业,比如说养羊。这样才能挣点活钱。“前几天灌区管委会来人了,问我想干些啥项目,说是要给我担保贷款。”
  “娃娃也高兴。”老马说,“在老家的时候,条件差,碎女子(小女儿)读了几年书就退学了。来到移民村,村里的小学盖得很漂亮,碎女子闹着要上学,就让她上去了。”
  黄河水带给移民的是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尽管眼下困难不少,但是他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吃饱穿暖,而是在想办法过得更好。许多农户种起了经济作物,搞起养殖业和副业,想让这片黄河水浇灌的土地遍地生金。
  红寺堡灌区已经开始发挥效益了。
  扶贫扬黄工程总指挥张位正说,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节水为重点,以提高效益、改善生态为目标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灌区的土地资源很丰富,荒地和山地的开发面积超过100万亩,足以进行大规模的开发。要借助政策优势,充分利用社会技术、资金,采取“公司+农户”的办法。把经济增长点的培育与扶贫到村到户紧密结合,建成具有独具特色的药材、林业、蚕桑等大型产业化基地。
  红寺堡灌区凝集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党政领导的大量心血。在西部大开发的今天,宁夏人新的思路给人以惊喜。正如自治区领导所言:“红寺堡灌区是一张白纸,可以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