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阅读
  • 0回复

最后被发现的基本粒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8-07
第7版(国际)
专栏:科技大观

  最后被发现的基本粒子
吴伟农
编者的话:“科技大观”今天和读者见面。这一新栏目的前身是“院士园地”。自1998年3月以来,本报国际版共刊出43篇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撰写的文章,受到读者和有关部门的广泛好评。在策划、编发这些稿件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两院”领导和院士们的鼎力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为了拓宽科技报道领域、丰富报道形式,我们推出“科技大观”。我们将努力跟踪世界科技领域的新潮流、新成果、新事件,及时报道全球科技发展的信息和动态。竭诚欢迎广大读者为这一新栏目出谋划策、踊跃赐稿,继续给予我们关心和帮助。
  今年7月21日,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宣布了一个曾令许多物理学家梦寐以求的发现:人们苦苦寻找了20多年的τ(陶子)中微子存在的直接证据终于被找到。这一重大发现,标志着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中所说的12个基本粒子已经全部被探测到。
  22年寻找路
  1978年,斯坦福大学物理学家马丁·佩尔和同事发现了τ轻子,在理论上这意味着τ中微子的存在,因为中微子是轻子的“前辈”。但是,由于τ中微子几乎没有质量,又不带电,且几乎不与周围物质相互作用,因而一直难寻踪迹。
  1994年,两个“天才设计师”——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生维多里奥·保罗内和费米国家实验室物理学家拜伦·伦德伯格提出了建立“τ型中微子直接观测器”的构想,这一想法得到费米国家实验室的支持,并在两年后建成了观测器。
  从1997年起,54位来自美国、日本、希腊和韩国的科学家在费米实验室合作探测τ中微子。他们用粒子加速器制造一股可能含有τ中微子的中微子束,然后让中微子束穿过“τ中微子直接观测器”内一个约1米长的铁板靶。这一铁板靶被两层感光乳剂夹着,感光乳剂类似于胶卷,能够“记录”粒子与铁原子核的相互作用。物理学家用3年时间从靶上的600多万个粒子轨迹中鉴定出了4个表征τ轻子存在和衰变的痕迹,这也是表明τ中微子存在的关键线索。τ轻子的痕迹被科学家拍摄下来,并在计算机中形成三维图像,其主要特征就是其轨迹里有个结,这是τ轻子在形成后迅速衰变的表现。据估算,几十万亿个τ中微子中只有1个与靶中的铁原子核相互作用并生成一个τ轻子。由此,科学家第一次找到了τ中微子存在的直接证据。
  粒子物理标准模型
  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发现原子核在衰变前后的能量不一致。瑞士物理学家泡利在1931年最先假设有种新粒子“窃走了”能量。后来的发现证明泡利的假设是正确的,物理学家费米遂将这种微小的中性粒子称为中微子。中微子质量可能只有电子的百万分之一,是亚原子粒子中“最腼腆”的粒子,因为它们无处不在、以光速飞奔,却几乎不与周围的物质作用。在自然界里,中微子产生于太阳内的放射性衰变过程,或者宇宙射线中。
  中微子是基本粒子中的成员,分为三代。本世纪六七十年代,格拉肖、温伯格和萨拉姆三位科学家对基本粒子进行了分类,提出粒子物理学的框架是标准模型,即特质由12种基本粒子构成。它们包括6种夸克和6种轻子。夸克和轻子的大小不足原子的十亿分之一。
  夸克包括下、上、奇、粲、底、顶,共6种。轻子分为三代,第一代包括电子、电子中微子;第二代包括μ(缪子)子和μ中微子;第三代包括τ子和τ中微子。第一代电子中微子和第二代μ中微子已分别在1956年和1962年通过实验被证实存在。
  1982年,费米实验室的科学家用实验支持了τ中微子存在的假设。1989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科学家证实τ中微子是标准模型中的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轻中微子。
发现τ中微子的意义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物理学家菲利普·雅格尔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发现τ中微子存在的直接证据具有重要意义,它使科学家对物质基本粒子有个完整认识。雅格尔是“τ中微子直接观测器”的建设者之一,观测器构想提出者之一维多里奥·保罗内曾是他带的研究生。雅格尔说:“由于我们现在有能力探测到τ中微子,我们就能够设计出将物理学带到超越标准模型层次的实验。在不久的将来,将诞生更加激动人心的中微子物理学。”
  目前,研究人员正在测定中微子的质量,而且已有实验表明中微子具有质量,而对其质量的测定可能使人们对宇宙的演化有进一步认识。科学家已知宇宙的组成中有5%-10%的可见物质,90%以上是不发光的暗物质,而中微子是这些暗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尽管中微子很轻,但它对研究宇宙的质量构成有着重要作用。
  因发现第二代μ中微子而与人分享198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莱昂·莱德曼评论说,找到τ中微子的直接证据是非常重要且等待已久的结果。说其重要,是因为科学家将据此进一步研究三代中微子之间的关系;说等待已久,是因为25年前τ轻子就已经被发现,现在“另一个鞋子终于掉了下来”。
  τ轻子的发现者、荣获199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马丁·佩尔说,证实τ中微子的存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找到粒子家庭全部成员之前,粒子间相互转换的研究难以展开,现在这一障碍已被扫除。τ中微子的发现会给现实生活带来什么改变?这还是科学家们无法预言的。不过,正如居里夫人100年前发现原子核裂变时没有人知道这一发现会有什么用处、而40年后人们用它制造原子弹和发电一样,τ中微子的发现也将给科学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