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卢湾看“改煤”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1-20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体育)
专栏:

  卢湾看“改煤”
  本报记者 赵永新
  日前记者到上海采访,市环保局吕淑萍局长特意推荐卢湾区的燃煤炉灶改用清洁能源工作,该区是上海市建成的首个“基本无燃煤区”。
  位于市中心的卢湾区“改煤”成果令人振奋:该区的燃煤炉灶总数由1995年的229台减至去年底的8台锅炉,总耗煤量、烟尘、二氧化硫排放量在短短的4年间均减少90%以上,清洁能源已占辖区总能源的88%。
  燃煤炉灶改造工作涉及面广,资金投入大,运行成本高,是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治理的一大难题。人口、建筑高度密集的卢湾区何以能捷足先登?区环保局陈卫副局长告诉记者,关键是要服务到位。
  用煤作燃料都几十年了,而且已经实现了达标排放,为什么还要费钱、费力改用清洁燃料?许多单位想不通。环保局的同志从宣传教育入手,先做通思想工作。用“苦口婆心、不厌其烦”来形容环保部门的宣教工作,一点都不夸张。以上海印染化工厂为例,卢湾区环保局和街道的环保监督员先后上门10余次,从上海市的大气质量状况,到改用清洁燃料的必要性和优越性,一点一点地“渗透”。“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该企业最终心甘情愿地换用了清洁燃料。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把企业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把企业的问题当作自己的问题,千方百计地帮助解决。卢湾区环保局发挥专业优势,为改造企业出谋划策,从整改方案到设备价格,从选择最佳清洁燃料到联系剩煤的出路,凡是能想到的都想到了。在市公安局和区公安分局的3台燃煤锅炉改造中,区环保局花了近2年时间与南市热网联系管线、核定气量,又花了近半年时间协调管线的走向,并帮助公安局设计改造图纸。公安局的同志竖起了大拇指:没想到你们的服务这么周到!
  采访结束时,区环保局副局长张杰对记者说:“燃煤炉灶改造是利市利民的大好事,作为环保部门,一定要理解企业,帮助企业,念好‘服务经’,把好事办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