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假“先哲”罪有应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8-08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热线

  假“先哲”罪有应得
  本报驻巴基斯坦记者 丁子
  经过3年零4个月的调查审理,巴基斯坦拉合尔地方法院于8月5日判处60岁的巴基斯坦商人尤素夫·阿里死刑。据报道,为了准备长达300页的判决书,法院的法官在判决的前一天还是彻夜未眠。因为尤素夫的罪名实在不同寻常,他被指控冒充伊斯兰教的先哲,蛊惑民众,非法敛财。因此,对他的判决,既要符合巴基斯坦刑法,还要考虑到伊斯兰教法,这着实让法官费尽思量。最终,法官还是做出死刑的判决。目前,尤素夫还在声称自己无罪,根据巴基斯坦法律,他仍有上诉的权利。
  拉合尔地方检察官称,尤素夫的骗术并不高明。在被捕之前,以经商为业的尤素夫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宗教组织成员。一个偶然的机会,尤素夫去了一趟沙特阿拉伯,回来后摇身一变,声称自己在沙特之行中得到了沙特政府的垂青,并被其委任为驻巴的“特别大使”。照理说,有一点常识的人都不会相信一个“沙特大使”会混迹于市井之中,但还是有人轻信了尤素夫的谎言,为他进一步行骗壮了胆。
  为了让更多的人拜倒在自己的脚下,尤素夫迈出了更“大胆”的一步。根据伊斯兰教的信仰,全能真主的“最后一个使者”是先哲穆罕默德。尤素夫认识到,要使自己更具有“号召力”,必须借助宗教的力量,扮演一个与穆罕默德相当的角色。于是,他开始称自己同样是“真主的使者”,是“先哲”。自己还得到了真主的“真传”,带来了真主的“旨意”,人们必须像敬奉先哲一样听从他的驱使。借着“先哲”的名分,尤素夫网罗了一些信徒。但却没有带给信徒们“真主的福音”,而是开始向他们索要钱财。理由也相当具有诱惑力:他称,只要向他交纳一定的财物,他就可以帮助付钱的人去和先哲们会面,一睹先哲们的“风采”。据称,不少人向尤素夫拱手献上财产,试图通过他见上先哲一面,至于见没见到,只有受骗者自己心里最清楚。
  然而好景不长。1997年3月,拉合尔司法当局根据举报,依法拘捕了“先哲”尤素夫,并对其提起上诉。按照伊斯兰教律,任何做出有辱于先哲行为的人都可以被处以死刑,尤素夫死罪自然难免。但法院为了让尤素夫死个明白,还是对其进行了
  3年多的审理。经过多次开庭和取证,法庭最后依据伊斯兰教法和巴基斯坦刑法对尤素夫同时进行量刑。根据伊斯兰教法,尤素夫除了被判处死刑外,还要交纳5万卢比的罚款;法院同时裁决,尤素夫触犯了巴刑法中的7项条款,依法判处尤素夫徒刑累计35年,罚款累计20万卢比。因此,即便这位“先哲”在上诉中逃过一死,也要在牢狱中度过余生。看来,这位“先哲”在行骗时并没有对自己的命运“先知先觉”,否则也不至于落得如此下场了。
  (本报伊斯兰堡8月6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