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井冈新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1-04
第4版(要闻)
专栏:

  井冈新曲
  本报记者 崔士鑫 洪岩 富子梅
  “井冈山上哟,太阳红又红……”
  当我们随着熟悉的曲调,披着霞光进入井冈山时,大家的心情激动而又新奇:那些从小时候起就耳熟能详的景物,活生生地展现在眼前,令人激动;而今日井冈山的巨大变化,又是那样出乎预料,令人赞叹不已。
  井冈翠竹翻新枝
  车到井冈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漫山遍野、郁郁葱葱的竹林。本报老记者袁鹰曾写过一篇《井冈翠竹》,曾被选入中学课本,使这竹海遐迩闻名。
  入夜,我们来到井冈山的市场,才发现这井冈翠竹不仅是一笔精神财富,更是今日井冈的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只见毛竹制成的凉席、竹帘样式精美,笋壳编织的地毯和工艺品花色繁多,清水笋、盐笋等笋食品令人馋涎欲滴……
  井冈山的“毛竹大王”叶为芬告诉记者,从1986年井冈山开始实施国家级星火计划“毛竹资源开发及其系列产品加工”以来,已发展毛竹林8.8万亩,竹产品已拥有6大系列60多个品种,仅竹凉席年销量就有10万到12万张,销售额达1000多万元。
  “五百里井冈,五百里翠竹”,昔日中国革命的摇篮,正为今日中国的建设源源不断地贡献着新的宝贵财富。
  朱德扁担指通途
  去往黄洋界的路边,有一棵大树,相传是朱德和干部战士一起挑军粮时歇脚的地方。20年代末,时已40多岁的朱德,坚持和20岁左右的干部战士一起,沿着极为崎岖难行的山间小路,往山上挑粮。新中国成立以后,老红军朱良才上将发表了《朱德的扁担》的回忆文章,才使这个故事不胫而走,传遍天下。
  然而,今天到井冈山的人,已很难找到那条崎岖的山道了。就在这棵大树边,一条宽阔平坦的柏油路沟通了江西和湖南,并通往东部沿海地区。
  目前井冈山境内已有国道、省道和市乡路13条,总长200余公里。京九铁路就从山下通过,并设立了“井冈山”站。
  与交通的迅速发展相对应的还有通信业。现在,井冈山的通信建设已完成了历史性跨越:新增电话交换机总容量8000门,在全区率先实现电话程控化、传输数字化和乡村电话网络化。
  井冈山已与祖国各地乃至世界更紧密地联在了一起。
  “红”“绿”交辉映井冈
  井冈山的“红”,有口皆碑。
  这里是毛泽东、朱德带领红军创建的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有“红色摇篮”的美誉,至今仍保留着数十处革命旧居、旧址,收藏着5800余件革命文物,那八角楼的灯光、朱砂冲的哨棚、茨坪遗址的军旗等,如今已成为井冈山发展旅游、对人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景点。
  鲜为人知的是,井冈山的“绿”,同样迷人。
  一进井冈山,就仿佛进入了一个撼人心魄的绿色世界。针叶林、阔叶林遍布每个山头,遮天蔽日。峰峦、奇石、瀑布、溶洞等奇观,分布在213平方公里的风景区内。我们进入龙潭景区,只见瀑布如银河倒挂、白练悬空。而井冈山主峰的五指峰,就是现今流通的百元人民币的背面图案,林密壑幽,上有保存完好的次生原始森林。
  就连以“黄洋界上炮声隆”而闻名的黄洋界,今天人们登上哨口遗址,也不只是会感受到当年红军的气势,更会被它的景色所打动。一位来自内蒙古的游客说:“从毛主席的诗词里,早已知道了黄洋界是个革命旧址,但没想到,这里风景竟这样优美,登高远望,真令人心旷神怡!”
  据井冈山市市长曾富善介绍,近10年来,井冈山已筹资6000万元,又新开发了大片景区,景物景观130多处。去年井冈山共接待游客100万人次,比上年增加了25%。
  “红”“绿”交辉的井冈山,正焕发出新的、迷人的风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