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揭穿“中华人才金奖”的骗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8-09
第10版(立法与执法)
专栏:

  揭穿“中华人才金奖”的骗局
  吴振英
  近日,北京市公安局经济犯罪案件侦查处在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迅速行动,仅用两天的时间就侦破了虚构“中华人民共和国优秀人才评选委员会”,寄发评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优秀人才金奖贺信”进行诈骗一案,抓获了犯罪嫌疑人卢颖,收缴假印章和大部分赃款。公安部特发贺电对此案的侦破予以表彰。
  “贺信”上寻线索
  诈骗用的“贺信”要求钱款汇入北京东城区工商银行安定门储蓄所户名“吴波”的账号内。
  侦查员们调查发现,“吴波”的存折从2000年5月10日至17日在全市28个工商储蓄所取过款。
  5月19日下午1点多钟,侦查员来到南城一工商储蓄所调查取证时,营业员回忆起5月12日“吴波”取汇的经过。她说:那人填写了取款单,一次取走了8800元,又单拿出钱交了手机话费,所以对取款人印象较深。经调查,手机机主叫卢颖,住朝阳区姜庄×号。
  与此同时,数家储蓄所的电视监控录像探头记录了“吴波”的犯罪事实和本来面目:到储蓄所取款的是同一个男人,此人有50多岁,体稍胖,谢顶,穿一件深色条纹衬衣,走路缓慢,身高在1.7米左右。
  5月19日晚,侦查员从百顺宾馆住店登记簿上发现卢颖的名字,侦查员拿出翻拍的“吴波”照片请服务员辨认,服务员一看就认出是卢颖,住在3268房间。侦查员们终于找到了取款人的下落,而此时取出的骗款已整理好放在黑色皮箱里,卢颖正准备逃之夭夭,却不料就此落入法网,人赃俱获。侦查员从柜内的黑色皮箱里搜出1万元一捆的人民币16.5万元和造假的印章。
  江湖郎中主演的骗局
  今年54岁的卢颖,是湖北省石首市人,曾在荆州市行医。1995年他莫名其妙地收到标有国务院某部评选优秀人才通知,他并未申报任何有关“学术成就”的材料,只按要求汇了款,就荣获这个让他引以为骄傲的“头衔”。此后,他又不断接到评选通知、获奖通知和入选名人辞典的信函。至今无合法行医资格证明和行医执照,只有初中文化的卢颖就这样拥有国际、国内最高成就奖不下40种。
  深谙此道的卢颖,了解受骗者的心理,他以收到的评奖类信件为蓝本,起草了“中华人才金奖贺信”。他说,这个招牌响亮,而且告诉他们已经获奖,参加的人一定很多,可以多弄些钱。
  转眼一个多月过去了,卢颖带着写好的9980余封贺信,不远千里进京。4月30日下午,卢颖花了7900多元将近万个“诱饵”从西客站邮局用平信方式撒向全国。
  “五一”7天的节日休假刚过,5月9日卢颖又一次来北京,这一次他是带着5个存折来的。5月10日一早他就迫不及待直奔工商银行储蓄所询问汇款入账情况,5个存折均有进项,卢颖十分得意。仅一个星期的时间,他先后从28个储蓄所取出各地汇款16.5万余元。
  惭愧的“获奖”者
  专案组收到受骗事主浙江某县医院陈大夫的来信,信中说:我是5月3日下午收到贺信,面对突如其来的喜信,还以为真的得了这样的殊荣。我复印了四五张这个冒牌的文件,向自己的家属亲友们报喜,还迫不及待地筹借钞票,不但希望能得到纯金奖牌,而且还能在国家大典上亮相。我5月8日汇出1600元,5月30日接到北京市公安局的电话,这才知道上当受骗,我十分惭愧。我将以此为戒,再也不能上当受骗。
  右上图:卢颖伪造的假证书。
  右下图:已被抓获的骗子卢颖正在受审。(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