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太重集团成功剥离社会负担 分离出十三个附属单位二千多职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8-11
第2版(经济)
专栏:

  太重集团成功剥离社会负担
  分离出十三个附属单位二千多职工
  本报讯 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社会负担该如何剥离?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的做法是,组建社会事业发展总公司,对企业内部的房产、学校、医院等13个二级单位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按照模拟法人,自行封闭运行,走上自我发展道路。
  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有职工1.3万人,离退休人员6700多人,职工家属总计6万人。企业内占职工总数1/6的企业办社会人员,每年各种费用总计3000万元,几乎等于该企业每年的全部利润。
  1999年初,太重集团开始下大力解决企业办社会问题。他们结合市场经济的特点和企业的实际,于去年5月组建了社会事业发展总公司,为企业所办的“社会”部分“另起炉灶”。
  按照太重集团的决策思路,社会事业发展总公司是太重资产授权经营的管理性公司,对其所属的13个社会服务和福利性单位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管理,自行封闭按子公司运行。由于该公司内既有学校、医院等非经营性单位,又有物业管理公司、建筑公司等纯粹经营性“法人”,因此其经营活动按照“模拟法人”运行。母公司太重集团要求其“一年打基础,二年实现自养,三年上缴利润”,在较短的时间内与社会接轨,实现社会化管理,然后将学校移交政府,医院走向社会。
  太重集团去年对企业所办社会的行政拨款已由过去的3000万元减为2000万元,今年就“彻底断奶”了。工厂围墙以外的所有资产分给了他们,盘活了就活下去,盘不活自谋生路。太重集团的办法是“给政策,用能人”。据了解,太重集团社会事业发展总公司共有职工2400人,年工资总额1600万元。社发总公司按市场化原则对所属机构重组重建,将具有市场潜力的处室和公司分解、合并,改造为具有独立法人的分、子公司,彻底改变了长期以来躺在集团公司身上吃“太平饭”的局面。(阎晓明 帅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