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路畅民安——济南市实施“畅通工程”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8-09
第11版(法律与生活)
专栏:

  路畅民安
  ——济南市实施“畅通工程”纪实
  黄玉敏 沈海燕 党亚力
  细心的人们发现,今年春节后,山东泉城济南的城市交通管理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在大纬二路、经七路上,交通设施标志醒目了,机动车车速提高了,自行车、行人的秩序规范了;路口“机非分离”(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离)、全省第一个升降式岗台、港湾式站点、新型LED长臂式信号灯等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启用了……
  济南市实施“畅通工程”使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的遵章率分别达到98%、95%和90%以上。
  人心所向——
  “畅通工程”一路通畅
  在济南,公安部、建设部部署的“畅通工程”,不仅成为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程,也是广大市民的共同心愿。
  “畅通工程”一开始,济南市委、市政府迅速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冷溶,副市长陶安岭,市政协副主席、公安局局长李长水为组长的“畅通工程”领导小组,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后,把市中心的大纬二路、经七路、泺源大街列为样板路——开展“严管街”活动,以此作为整个“畅通工程”的切入点,并规定了全市各有关部门的职责、任务及完成期限。
  作为实施“畅通工程”的主力军,济南交警支队党委深感肩负的重任。为了向江泽民总书记为济南交警题词5周年献礼,济南市公安局副局长兼交警支队长孟富强带领支队党委一班人提出,在市委、市政府、市公安局党委的领导下,全力以赴,克服重重困难,把党和政府交给的任务完成好,争当全国的排头兵。从此,“畅通工程”在泉城迅速启动。
  省市领导对“畅通工程”给予的关心和支持,为该工程得以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高新亭,省公安厅副厅长王献增先后5次到济南交警检查、督导“畅通工程”进展情况,亲临一线看望慰问值勤民警。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孙淑义,市长谢玉堂,市委副书记雷建国,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谢传仁,副市长杨佩钦多次召集有关部门,听取“畅通工程”专题汇报,对工程实施提出具体指导意见。
  “畅通工程”实施中,许多单位顾全大局,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已有10年历史的成丰桥市场,搬进了新的经营场所,路通了,车顺了,但仅此市场搬迁,天桥区官扎营办事处每年要损失120多万元的经济收入;为了使泺源大街南门地下通道供行人使用,市人防部门中止了与他人签订的合同,每年损失20多万元。
  民心所向,众志成城。各部门的倾力支持合作,使“畅通工程”的实施一路畅通。
  科学管理———
  “畅通工程”有条不紊
  科学的、现代化的交通设施和管理机制,是创建“严管街”的有力保障。为此,济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因地制宜,不断完善各项交通设施和科学管理,让“严管街”上的交通面貌靓了起来。
  在“严管街”创建中,济南交警与建委系统合作完成了“严管街”18处港湾式公交站点的规划建设,拆除了影响车辆通行的30多根路灯杆、电线杆,清理了各路口100米以内的广告牌,并在各区政府的领导下,与城建、工商、街道办事处等部门合作,清理了沿街346个占道摊贩,撤除了3个马路市场,还路于民。
  与此同时,济南交警在三条“严管街”上新装了25处长臂式线道标志和大型指路标志牌、90面新型交通标志、7000余块路面反光道钉,施划了38公里“严管街”交通标线,渠化改造了路口21处。对各个路口改造,济南交警因地制宜,天桥南头路口采取较为先进的导流岛方式进行路口渠化,泺源大街设立中心隔离护栏,大纬二路、经七路等设置了7块交通诱导可变信息板,南门路口则开通地下通道等,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为提高科学管理效能,济南交警对“严管街”所有信号灯进行了改造,更换了高亮度、节能耐用型信号灯,运用高科技手段,使所有“严管街”全部实现了“绿波带”协调控制,改进了市区主干道18个路口的左转信号,为提高路口通过能力,在每一个路口利用黄灯闪烁代替倒计时器。
  路口设置倒计时器,可有效提醒驾驶员作好启动准备,但倒计时器造价高、维护费用高又极易损坏。济南交警在调研中发现,驾驶员通过路口时,只关注信号更替的最后5秒。据此,技术人员研制开发了用灯控路口的黄灯闪烁替代倒计时器。此项发明,比安装设置倒计时器节约资金200万元,而且非常实用。泉城出租车司机周宝兴说:“5秒钟的黄灯闪烁提示很巧妙,使我们心里有数,提高了路口通过速度。”
  强化宣传——
  “畅通工程”深入民心
  先进的交通设施,如果没有良好的遵章意识,没有严格科学的管理,也不会有良好的交通秩序。
  在“畅通工程”实施中,济南交警充分发挥“严管街”的样板作用,并在强化管理措施和强化宣传力度上下功夫。
  为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济南交警对“严管街”实行等级化管理,引入竞争机制,“严管街”交警全部竞争上岗,使整治业务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民警在“严管街”上发挥主力军的作用。主要路口实行“1+4”工作法,即:路口安排一名值勤交警指挥,四面路口有协勤员劝阻违章,发现一起,查劝一起,对不听劝阻的由值勤交警依法严罚。并以路口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管理。
  强化宣传,提高交通参与者的交通法规理念和良好的文明责任,是“畅通工程”的基础。济南交警先后印发各类宣传材料33万份,悬挂横幅3300余条,安装大型宣传牌147面,张贴标语14万条,并在途经“严管街”的50部公交车上喷涂了“畅通工程”公益广告。“严管街”上的3个交警大队,全部在主要路口增设了执法站,设立了3辆“畅通工程”宣传大篷车,轮流在没有执法站的主要路口停放,车内、站内装有交通安全宣传图及交通违章、事故录像带等,使违章者深受教育,从而把处罚与教育相结合,达到教育宣传的目的。
  走下岗台,走向讲台;走出路口,走向社会。济南交警深入机关、企业、学校和居民委员会,自实施“畅通工程”以来,开展宣讲92场次,受教育群众达30万人次。他们与市教委合作,在全市中小学推行了中小学交通安全联系卡,并在省市新闻媒体开办了10余个“畅通工程”热线和“大家谈”栏目,发动广大市民进行讨论,使“畅通工程”家喻户晓。
  济南交警管理与宣传的有机结合,使“畅通工程”深入民心。据统计,泉城“严管街”上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的遵章率比实施“严管街”以前分别提高了4.5%、20.14%和21%,机动车行车速度大大提高,行车延误率减少了25%。
  前不久,公安部在济南召开了由36个大城市交警负责人参加的“畅通工程”严管街现场会,推广了济南的经验和做法。济南市委、市政府又以此为动力,注入新的投资,以“严管街”为典范,加大了其他37条“畅通工程”达标道路的交通设施的基础建设。
  一幅现代化的路畅民安、绚丽多姿的泉城交通画卷,正一步步展现在世人面前。
  压题照片为“严管街”上车辆畅通无阻。
  上图:自实施“畅通工程”以来,济南交警变单一管理为多元化管理,积极实践走下岗台上讲台、走出路口进社区的管理新模式。
  下图:群众积极参与“畅通工程”。黄翌摄(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