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畅通的背后是管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8-09
第11版(法律与生活)
专栏:

  畅通的背后是管理
  王刚
  道路还是那些道路,车辆还是那些车辆,人流还是那些人流。但是,近几个月来,济南市的交通状况却令人耳目一新,堵车少了,路口更安全了,而车也开得更快了。“畅通工程”给济南道路交通带来的变化,证实了科学而严格的管理对于城市的交通能够产生多大的影响。
  城市交通的顺畅,首先要有完善的设施作基础,也就是要有足够宽的道路,以及人行天桥、地下通道、立交桥等,各大城市也正在这方面狠下功夫。但是,交通设施的改善总是要受到占地面积、城市既有格局,尤其是建设资金的制约,不可能无限制的改善下去。另一方面,现在许多大城市修建了双向六车道的道路,路够宽了,但还是照样堵车。而在一些国家,道路不比咱们宽多少,交通却顺畅得多。其原因在于我们的交通缺少规则,或虽有规则,却得不到有效的执行。没有规则,就无从产生秩序,而缺少秩序的运转,必然是效率最低、资源浪费最严重的运转。“畅通工程”,就是要通过严密科学的统计、测算、设计,在有形的道路设施之外,再建立一种无形的规则,并通过严格执法、大规模宣传,使这一规则深深嵌入每一个人心中。从而以规则和秩序,使现有的交通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很显然,这样的选择可谓抓住了解决问题的“牛鼻子”。
  作为公安战线的一面旗帜,济南交警的文明和热情是有口皆碑的。但这只是对一支优秀交警队伍最基本的要求。实际上,济南交警对于道路管理的科学方式的探索,与他们的文明和热情是同步的。早在成名之初,他们就在思考怎样让济南的道路能够更顺畅,并不断付诸行动:在车流、人流较大的十字路口设置小黑板、小喇叭,从A、B、C开始,对市民进行交规普及教育;不断加大交通管理科技含量,让车辆、行人更方便;调整、设置单行线,使行车路线更科学……有“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思想基础,有这些年在科学管理方面的努力探索。这支素质过硬的队伍,今天又在“畅通工程”建设中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因为,作为交通警察,他们全部努力的目的,无非就是为了我们道路的畅通和平安。
  上图:济南市专门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冷溶、副市长陶安岭挂帅的“畅通工程”领导小组。图为冷溶(左二),陶安岭(左三),市政协副主席、市公安局长李长水(左一)听取公安局副局长兼交警支队队长孟富强(右二)汇报“严管街”工作情况。下图:济南市公安局交通指挥中心场景。陈进摄(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