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9阅读
  • 0回复

悉尼奥运村巡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8-11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现场采访

  悉尼奥运村巡礼
  本报驻澳大利亚记者 李学江 文/摄影
竞赛期间运动员们是否能睡好吃好,直接影响到选手水平的发挥和整个比赛的成绩。悉尼奥运村是否会出现亚特兰大那样种种不如意的情况,这是各国运动员和体育官员们最为关心的。
  从奥运村沿着长达900米的奥林匹克大道向西北望去,只见尽头横着一片鳞次栉比的房舍,层层叠叠地在阳光下闪耀,颇有点儿海市蜃楼般的神秘。那就是名为纽文顿的奥运会选手村。奥运期间,来自197国的12000名选手和5000位体育官员将全部进住这里,这在奥运史上还是第一次,因此它的接待设施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它于不久前刚刚落成并移交给州政府奥运协调局,记者有幸先睹为快。据选手村新闻官介绍说,这里原是一片荒凉的盐田、马场和海军弹药库所在地,1996年被州政府购得,于1997年开工兴建,历时3年,耗资5.9亿澳元,终于让这片荒水野地变成了世界一流的住宅区。
从奥运村走来,只见一道溪流形成数个连环的盐水湖,项链般挂在选手村胸前,临湖一带错落有致的三四层公寓式楼房就倒映在湖水之中(见题图)。进入村里,多是浅黄与灰白色的二层独立式房屋,沿着不宽的车道蜿蜒排开,中间绿草如茵,半大桉树如亭亭少女玉立其上。整个新村给人一种密而不挤、明朗清新之感。新村占地94公顷,包括513座两层独立式房屋,355幢三四层公寓楼。此外,在独立式的房屋后院安装了336所移动式住宅,这样一来,每所房屋便可住进20名运动员。里面会不会拥挤呢?于是,新闻官带记者走进了海豚街949号。这本是4卧室的两层小楼,现楼下4个卧室:两间由客厅隔离而成,两间由车库装修而来,其中两个卫生间;楼上同是4间卧室、两个卫生间,每室都住两名运动员。大餐厅中放着十几把塑料椅子,是大家会客聊天的地方。后院草坪上是一栋长方形的移动平房,左右两端各住两人,中间是卫生间。屋中全是黑花花岗岩地面,两张金属框架、塑料床头的席梦思单人床之间是两个床头柜、一个电暖气;靠墙则是六斗橱和衣服架;阳光透过大玻璃窗洒在床和地板上,一切都显得那么简洁明快和恬静。
新村中部是一个圆顶帐篷式的硕大无朋的主餐厅,面积达14000平方米,能同时容纳4800多人就餐。奥运期间餐厅将24小时昼夜开放,19个热食间和4个冷食间,每天可准备6万份食品。新闻官介绍说,组委会已向各国征询了对饮食的特殊要求,并很早就从全澳各地的少数民族社区饮食业人士中招聘了各国名厨450人。每天可推出179种不同菜式,保证15天不重样。此外,在选手村的商业服务区里还有面条店、比萨饼店、麦当劳、咖啡馆、烧烤设备和甜点店等,保你想吃什么就能找到什么。
选手村中的商业和服务中心占地8000平方米,其中不仅有多功能小体育馆、图书馆、会议厅、银行、邮电局、洗相馆等,更有夜总会、舞厅、美发厅,还有IBM设立的电脑室。上百台电脑供运动员们上网,可与亲朋好友通E-mail。更为周到的是,新村还专为五大宗教设置了礼拜堂。只是为确保运动员休息不受打扰,卧室中一律不安电话,运动员要到领队的办公处打电话。
村内有一条长1.5公里的公共车环行道,200米一站,24小时运行。为避免汽车发动机影响运动员休息和防止空气污染,汽车以天然气作动力并安装残疾人车门。主车站就在主餐厅对面,每小时90部汽车进出,负责将运动员送往各赛场。其实,主赛区距此仅一水之隔千米之遥;但远者则需半小时的车程,不过这里距市中心仅15公里,既有快车道相连,也有地铁相通,轮渡距此也不过一两公里。
值得一提的是新村是世界上最大的节能住宅区。不用说建材选用要满足12项环保标准,如只能从可再生的资源取材,且可循环使用,比如屋顶和墙壁隔热层采用的都是回收羊毛绒制成的压板;窗户排列利于自然通风,最大限度地避免PVC的使用;涂料必须采用低毒或无毒油漆;每户通两套水管,除食用水外,冲厕和浇灌花草用水则来自经过再处理的循环水和雨水。根据冬夏日光入射角度不同而设置的遮阳板,将在夏天将大部阳光阻挡在外,而冬天则放其入内,这就使房屋产生了冬暖夏凉的效果,减少了对空调和暖气的需要。
更令人赞叹的,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采集区,每座住宅屋顶的朝阳面都装着一排数块太阳能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其年发电量可达100万千瓦小时,基本上解决了热水和照明问题,使住宅的能量消耗较其他标准住宅减少一半,相当于每年少排放7000吨二氧化碳。
奥运会结束后,将有5000居民入住新村。12家店铺和1家超市将移入商业中心;主餐厅则还原为公园和儿童乐园;还将辟出一间幼儿园和一所小学校。因其优异合理的设计,选手村目前已夺得了近十项国内外大奖。曾出任过城市规划部长的州总理卡尔在交接仪式上对新村赞不绝口,他说,居民们在这里既可以享受到人口稠密带来的生机勃勃,同时也能享受到“绿色空间”带来的轻松与舒适,新村为城市居民区的建设无疑树立了一个高标准的样板。(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