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中报不分配现象透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8-14
第10版(财经广场)
专栏:热点聚焦

  中报不分配现象透视
  本报记者 李建兴 李丽辉
  80%的上市公司不分配不转增
  到8月12日为止,2000年上市公司中报公布时间已过了2/3,公布了中报的上市公司也达到了500多家。全国5000多万股市投资者期盼的分红送股增股高潮不但没到来,迎来的却是另一道“风景”——不分配不转增。业内分析人士称之为中报不分配现象。
  据记者粗略统计,已公布中报的500多家公司中,约有80%以上的公司分配预案为不分配不转增。在数百家不分配不转增的上市公司中,亏损的公司不分配不转增也就罢了,收益好的也不分配不转增就令投资者费解了。
  有一家上市公司,到8月12日止,可称得上是两市已公布中报的第一绩优股。该公司上市几年来,收益一直不错。去年该股每股收益1.352元,每股公积金2.17元,每股净资产5.043元,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1.872元,年底来了个不分配不转增;今年上半年每股收益0.896元,每股公积金2.17元,每股净资产5.938元,又是个不分配不转增,不但不分配不转增,还有高价配股方案等待实施:10配2股,配股价为22—28元。记者曾看到一位投资者写的一篇文章,文中对这家公司不分配不转增颇多微辞。
  上市公司为何不愿拔毛
  上市公司中期不分配不转增,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习惯于中期不分配。纵观中国股市10年历史,中期分配的公司本来就不多。沪深股市初创的几年,只有到年底才有分配方案出台。近几年,随着证券市场的市场化、规范化,中期分配的公司渐渐多了起来。特别是今年,中国股市的月K线连拉7根阳线,出现了罕见的大牛市。投资者对中期分配的期盼比往年更急切。而已公布中报的公司不如投资者想象的那样,推出高比例分红送股增股方案,于是出现了中报不分配现象。
  其次是一大批公司没有能力分配。到8月12日止,公布预亏或已经公布亏损的公司超过了100家,占1000多家上市公司的一成。这些公司有的是ST,有的是PT,有的亏损甚巨,已没有能力分配了。
  再次是一大批公司不愿分配。这批公司出于种种考虑,不愿拔毛给投资者。在这些公司的中报中可以看到这样的解释,公司要将利润滚存,作为企业扩大再生产的资金。
  最后是一些公司虽然盈利,但净现金流量为负数。
  此外,一些公司不把投资者的权益当回事,只重圈钱,不管投资者能否得到回报。
  投资者呼吁:该出手时就出手
  “不管是中报也好,年底也好,上市公司有能力给投资者回报的应该尽量给予回报。”股民李女士在谈到中报不分配现象时这样说。她给记者介绍,有的公司已连续几年不分配了,这样的公司是对不起股东的。她呼吁,上市公司该出手时就出手,该给投资者回报时不必吝啬。
  世界上一些著名大公司的首席执行官(CEO)在谈到上市公司的分配时,说的最多的是要为股东负责,要给投资者最好的回报。看一看世界上一些著名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凡是辞职的,都是因为不能给投资者好的回报,股东用脚投了票。凡是受推崇的,都是因为企业效益好,投资者得到的回报多。但愿中国的1000多家上市公司在今年经济形势向好的基础上,埋头苦干,提升业绩,到年底给5000多万投资者一个漂亮的答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