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内蒙古高校西部开发大显身手 重视培养本地人才 调整优化学科结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8-14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内蒙古高校西部开发大显身手
  重视培养本地人才 调整优化学科结构
  本报讯 记者毕全忠报道: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发挥重要作用创造了新的机会,自治区19所高校已行动起来,积极为西部大开发贡献力量。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非常重视本地高校在大开发中的作用。本地高校在某些学科及培养本地人才方面,具有国内其他高校所不能代替的作用。自去年以来,自治区政府对本地高校进行了重大的管理体制改革和学科结构调整,通过共建、合并组建了内蒙古农业大学等4所新校。经过改革调整,内蒙古高校的学科结构得到优化,办学规模和综合实力大为加强,增强了内蒙古高校在大开发中作贡献的实力。
  在内蒙古采访,深感它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同时也感到生态建设、环境保护、防治荒漠化的紧迫和艰巨。在这些方面,内蒙古的高校大有作为。自治区在制定发展战略、作宏观规划时注意依靠内蒙古高校的智力资源。内蒙古大学是具有40多年历史的全国重点大学,具有学科综合优势。该校为内蒙古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很多咨询意见。去年由内蒙古农牧学院和内蒙古林学院合并成的内蒙古农业大学,一成立就参与大开发的研究工作,一年内完成了实施大开发战略的60个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内蒙古农业大学在水土保持方面也有较强的科技实力。该校的草原科学是博士学科点,水土保持和荒漠化防治是硕士学科点,都有长期的科研和实践积累。该校已建立了治理荒漠化的示范基地。
  畜牧业是内蒙古的支柱产业。内蒙古高校在这方面承担了不少重任。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是博士学科点,校长旭日干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他领导的研究组选择了关键环节———优质大牲畜的繁殖作为突破口。他们引进世界上肉、奶最优良的牛种的胚胎,通过移植培育出了纯种优质牛种。再用试管授精和胚胎移植技术,扩大种群,实现了优种牛繁殖的工厂化生产,现已繁殖了近百头纯种外国优种牛。
  其他资源如占全世界80%以上的稀土资源等的可持续发展利用,内蒙古高校也在作深入研究。内蒙古高教界人士说,内蒙古高校的潜力很大。如果国家给予必要的政策和财政支持,它们将会在西部大开发中作出很大的贡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