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阅读
  • 0回复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8-15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通信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季明
  作为一种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这为马克思主义增添了灿烂的光彩。
  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时代的精华,就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一个半世纪前,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一方面是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物质财富日益丰富;另一方面是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这一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也日益成熟并尖锐地暴露出来,使工人阶级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这就为人们实现历史观的变革,创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和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这“两个必然”的历史规律提供了社会物质前提。工人运动的实践证明,只有无产阶级才是真正的革命阶级,而空想社会主义不可能给无产阶级指明正确方向。无产阶级要达到解放全人类的目的,必须有革命的科学理论作指导。因此,把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成科学,已经成为时代提出的迫切任务。时代蕴育着理论,时代也检验着理论。正是这样一个时代,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成熟的社会历史和实践的条件。这就是说,“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一经问世,就以其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矛盾的深刻剖析,得出了“两个必然”的历史结论。但是,他们对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未来图景,只是一般的描绘,并郑重申明,这些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现存历史条件为转移。有人曾问及未来实施社会主义的具体步骤,马克思回答说,这当然完全取决于人们将不得不在其中活动的那个特定的历史环境,现在提出这个问题是不切实际的,因而是一个幻想的问题。针对那种认为可以到马克思的著作中找一些现成的、不变的、永远适用的定义的“误解”,恩格斯指出,“无论如何应当声明,我所在的党没有提出任何一劳永逸的现成方案。我们对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于现代社会的特征的看法,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脱离这些事实和过程,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这就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理论,本质上要求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扩展、深化,不断创新、完善,不断向前发展。
  与时俱进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一百五十多年来的发展史,是一部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与时代融会贯通的历史,是一部随着时代发展变化不断与时俱进的历史,是一部与实践相结合并在实践中加以创造性运用的历史。特别是时代主题的转换,成为马克思主义大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契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列宁深入研究了当时世界局势的演变,紧紧把握战争与革命这一时代的主题,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出发,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或几个国家首先取得胜利的科学论断,并成功地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当今世界已进入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新时代。邓小平理论就是在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开辟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崭新道路,是具有鲜明时代品格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充分说明,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一个半世纪里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以摧枯拉朽的力量改变着世界的面貌,影响着历史的进程,既得益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正确性和基本方法的科学性,也得益于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得益于一代又一代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把握时代主题,在不断变化的形势下,致力于从实际出发的新的探索,以坚持真理的巨大勇气和创造精神,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不断开拓前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