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阅读
  • 0回复

邯钢经验进农家 人人都算成本账 黑龙江垦区推行“斤粮成本逆控法” 调动了职工积极性,降低了粮食生产成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8-17
第1版(要闻)
专栏:

  邯钢经验进农家 人人都算成本账
  黑龙江垦区推行“斤粮成本逆控法”
  调动了职工积极性,降低了粮食生产成本
  本报哈尔滨8月16日电 记者胡斌报道:“秋后算账”是中国农民延续了几千年的习惯,如今这一习惯在黑龙江垦区正在打破。走进黑龙江垦区的许多农户家,记者发现农户家家都有一本“斤粮成本逆控明白卡”,在农业生产的购、种、管、收、卖每个阶段,家家都算成本账。这是黑龙江垦区学习邯钢经验、推广“斤粮成本逆控法”后出现的一个可喜变化。
  “斤粮成本逆控法”的发明人是黑龙江农垦总局宝泉岭分局局长邹积慧。1996年,时任绥棱农场场长的邹积慧从邯钢经验中受到启发,他引入系统论和控制论的观点,设计出一套“斤粮成本逆控法”的成本管理方法,其要点是变过去的亩成本核算为斤粮成本核算,采用倒推的方法预先推算出各种作物产出的斤粮目标成本,然后在斤粮成本形成的各阶段,采取“卡住两头,管住中间,提质增产”的办法,对影响斤粮成本的因素进行控制,从而实现斤粮成本最低,达到效益最大化。
  “斤粮成本逆控法”1997年在绥棱农场全面推开,当年斤粮成本就比所在的绥化分局平均斤粮成本降低0.05元,到1999年,累计创造经济效益1000多万元,出现了大农场和家庭农场经济同步增长的好势头。黑龙江农垦总局党委及时发现了这一典型经验,“斤粮成本逆控法”遂在黑龙江垦区全面推开。
  “斤粮成本逆控法到底好在哪里?”在宝泉岭农垦分局普阳农场的地头,28岁的农垦职工陈延栋告诉记者:这两年粮价下滑,种地挣不挣钱,心里根本不托底。有了“斤粮成本逆控明白卡”,心里一下托了底,只要每个阶段把成本卡住,种地还是能挣钱的。比如施肥,原计划每公顷用二氨150公斤,可采取“斤粮成本逆控法”后,我就采用测土施肥的办法一测,每公顷用125公斤就足够了,这不每公顷就节约二氨25公斤。
  “实行‘斤粮成本逆控法’还密切了干群关系。”军川农场四队队长尚凡才告诉记者:“以往我们这些当干部的是催种、催管、催收,农户对我们很反感,现在我们是教给农户降低成本的方法,跑田间、跑服务、跑市场,农户对我们很欢迎。”按照“斤粮成本逆控法”的要求,农户的斤粮成本与干部的效益工资挂钩,这一招有效地堵塞了管理中的各种跑、冒、滴、漏现象。
  “斤粮成本逆控法”提高了农场职工的经营意识,提高了干部的管理意识,给了农场职工一个明白,也还了干部一个清白,更为重要的是让大家尝到了加强管理的甜头。今年春播阶段,宝泉岭分局四大作物斤粮成本比计划降低0.027元,从而全局375万亩耕地共降低成本2583.04万元。
  来自黑龙江垦区的统计资料显示,1999年全区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四大主栽作物斤粮成本,比实施“斤粮成本逆控法”前降低0.028元,仅此一项垦区就增加效益3.75亿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