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雷患贻害埃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8-21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雷患贻害埃及
  本报驻埃及记者 朱梦魁
  今年7月中旬,联合国发展项目委员会根据今年2月对埃及的实地考察结果,发表了一份关于埃及地雷问题的专题报告。这份报告认为,埃及境内的二战遗雷不仅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而且严重影响了埃及西部沙漠地区的发展。就在联合国报告发表过后的几天,在埃及亚历山大附近的一家农场,工人们在进行挖掘作业时不慎触雷,造成多人伤亡。事发后,埃及政府和一些民间组织联合发出呼吁,敦促有关方面加快与埃及磋商合作消除雷患的问题。
  据统计,全世界布设的地雷总数约为1.1亿颗,埃及境内有2200万颗,占1/5。以二战遗雷为主体的雷患已造成10000多埃及人伤亡残疾,其中2000多人丧生,8000多人伤残。
  埃及境内的地雷主要分布在埃及西部沙漠地区,这里曾是英美同盟国与德意轴心国1942年10月间浴血鏖战的北非战场。雷区从埃及西北的阿拉曼一直延伸至埃及与利比亚边界地带,约等于埃及国土总面积的1/10;每公顷平均约有地雷20—50颗。到目前为止,埃及西部沙漠地区的扫雷面积仅占雷区总面积的5%,扫雷总量达500万颗,尚余1700万颗。埃及境内的二战遗雷问题严重滞缓了西部沙漠地区的发展建设,使埃及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该地区石油等矿产资源、二战遗址和自然景观等旅游资源丰富,可选作投资发展的项目很多,著名二战遗址阿拉曼附近的卡塔拉地区就是一例。据埃及有关方面介绍,当地的综合发展项目总值不亚于阿斯旺高坝的经济规模。埃及政府原计划开渠引水将尼罗河水引到阿塔拉,改造当地约100万费丹的土地,同时开发当地的旅游项目。此外,埃及政府计划在地处地中海之滨的马特鲁建设新港,与亚历山大、塞得港和阿里什并肩成为埃及北沿海的4大港口。但因当地有400万颗遗雷的威胁,使马特鲁港口等诸多发展计划只能是“纸上谈兵”。因为无论是外国投资者还是埃及投资者,他们在投入资本之前,最关心的首要问题就是环境安全,包括要求埃及政府出示已清除地雷的证明。对于被称为“魔鬼园地”的西部沙漠地区,几乎令所有的投资者望而却步。对于政府鼓励私人资本投资的西部沙漠的扫雷项目,更是因风险太大而无人问津。有专家估计,地雷问题将使埃及西部地区的发展滞后几十年。
为扫除雷患,发展西部,埃及政府制定了1991年—2006年历时15年的扫雷计划,预计耗资2.5亿美元。由于西部沙漠地区的布雷区面积大、地形复杂、遗雷多,加之当地的地雷和遗弃的爆炸物易随流沙和洪水流动等因素,使排雷工作难度极大。据专家认为,埃及西部沙漠的遗雷寿命约为100年左右。战后,不少地雷裸露地面,极为易爆;有的地雷则由于流沙的掩埋,给排雷部队的官兵造成极大威胁。在1981年至1991年的10年内,英国向埃及提供了价值50万瑞郎的扫雷器械,德国提供了价值100万马克的扫雷设备,意大利则为埃及工兵部队培训了20名专业扫雷军官。另一方面,法国、德国、英国和美国还提供了部分有关资料。但埃及方面认为,对于消除广阔的雷区来说,这些国际援助无异于杯水车薪。
联合国发展项目委员会的专题报告认为,由于缺少资金和技术设备,埃及难以独力承担繁重的扫雷任务。该委员会呼吁国际社会特别是曾在埃及布雷的国家应对历史和现实负责,并尽可能地对埃及增加必要的扫雷援助,以尽早清除雷患,便利当地发展。
(本报开罗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