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三个代表”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8-22
第9版(理论)
专栏:

  “三个代表”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
  陈登才
  江泽民同志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发展的趋势,站在世纪交替的历史高度,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出发,明确指出,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他强调“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党的建设。这是对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的新概括,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着重地指出:“我们多次重申,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搞社会主义,强调有中国特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根本内容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92年邓小平在谈到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时,科学地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从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基本问题上,集中地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在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问题上的创新。它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把“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同“建设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党”的基本问题,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统一了起来。这不仅体现了党的性质和任务的要求,而且体现了对社会主义的本质的认识和要求。同时,它充分地反映了时代要求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用新的思想观点丰富和发展了执政党建设的理论,把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个代表”把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它强调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忠实代表,这就是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过程的根本任务和动力,体现了执政党的根本任务和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统一的新思想。通过革命和改革,不断推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体现了“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的要求。
  “三个代表”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社会发展战略上,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过程需要解决的基本社会问题提了出来。它不仅指明了这个社会问题的解决须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基础,而且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同剥削制度的社会有着根本不同的目的。
  “三个代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始终为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这就把“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发展过程所要实现的目标提了出来。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大多数人穷,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是人民共同富裕。这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也是在为向共产主义前进创造条件。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深刻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真理观和价值观的统一,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把对执政党建设的认识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达到新的科学水平。当前,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还在实践中,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在迈进新世纪,朝着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前进的条件下,社会生活必然继续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和就业方式等的多样化还将进一步发展。这必然给我们党执政和领导各项事业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党的各项工作一定要贯穿“三个代表”的要求,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党的奋斗目标,进一步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