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华池古塔重归故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8-22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记者观察

  华池古塔重归故里
  本报记者 李战吉
  8月4日,甘肃庆阳。阵阵锣鼓和鞭炮声中,警车护卫着送塔的邮政专用车缓缓驶来。数万群众冒雨走上街头,翘首争睹历尽130多天磨难的华池古塔重归故里。
  深山荒野 古塔两次遭窃
  陕甘交界处的华池县豹子川,山大沟深。绿树密布的山岭上,有两座建于金大定六年(公元1166年)的石塔。塔高十几米,有11层。每层塔均分为塔座、塔身、塔檐三部分,每一部分都由整块红砂岩雕凿而成。莲花状的塔座托起塔身,塔身上覆压着雕有蔓花饰的塔檐。座、身、檐之间,没用任何黏合剂,就像搭积木一样,层层叠叠,摞在一起,严丝合缝地立起了浑然一体的锥形宝塔。
  近900年来,华池县发生过6次较大地震,不少建筑被毁,双塔却安然无恙。石塔以其稀有的建筑结构和独特的艺术造型被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1981年甘肃省政府将双塔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藏在深山中的两座石塔,挺拔俊秀,宛若一对少女亭亭玉立,当地百姓亲昵地称它们为姊妹塔。姊妹塔成了华池县的标志建筑物,每天出现在庆阳地区电视台天气预报的画面上。
  3月24日晚,豹子川狂风骤起,沙尘漫天。月黑风高夜,一伙盗贼扑向石塔,把绳子拴在塔上,一层一层地拉倒了一号塔,盗走了8个塔身和一个莲花座。
  沙尘暴掩没了作案痕迹,加大了破案难度。正当华池县公安局撒网侦查之时,5月4日深夜,盗贼又窜到豹子川,拉倒了残塔,将两层完好的塔身运走,丢弃一层受损的塔身。11件文物分两次被倒卖到了台湾。
  辗转侦查 窃案真相大白
  罕见的石塔盗窃案令世人震惊。甘肃省公安厅、庆阳地区公安处、华池县公安局组成了专案组。5月5日上午,公安干警仔细勘察了现场,发现小河边撒下了一些花生皮碾成的粉末。华池县公安局政委牛春衔率领侦查员到东华池油品巡查组查询,从一位年轻的联防队员口中得知,5月4日晚上12时左右,有一辆牌号为“豫R3632X”的3吨康明斯卡车,载着七八个民工路过站卡进山,车上装的就是花生皮饲料。
  专案组直奔河南南阳,找到了车主张某。张某承认,一个名叫周东明的人曾经雇他到华池拉石头,这车石头运到了广州市白云区红楼游泳场的一处出租房屋里。
  侦查员顺藤摸瓜,查出了河南文物贩子赵氏三兄弟,还有高建、马超及陕北人曹老大、曹老二。犹如惊弓之鸟的周东明也给华池县公安局寄来了投案书,供述了作案经过。这起特大文物盗窃案终于案情大白。
  今年3月初,马超请曹老二在陕甘一带寻找石塔,曹老大得信后便四处打探,寻到了豹子川的双塔。他们多次进山踩点,拍了照片,由赵三带到广州寻找买主。
  3月24日晚,赵三、马超领着雇来的15个河南民工,由曹老二带路,潜入豹子川盗塔。他们本打算把11层塔全部盗走,但是盗到8层时,天将放亮,只好罢手。盗贼将塔身装车运到广州,藏在文昌北路的一处出租房中,经过讨价还价,以25万元的价格卖给了台湾商人阿潘。
  5月4日晚,高建、周东明又带上雇佣的司机张某和16个陕北民工,在曹氏兄弟带领下,二次潜入豹子川,盗走两层塔身运到广州,以11.5万元卖给了阿潘。
  重拳出击 宝塔重归故里
  抓捕逃犯、追回古塔刻不容缓。6月17日,省公安厅决定兵分两路,一路上陕北,追查曹氏兄弟。一路下广州,追查赵三,寻找追回文物的线索。陕北一路很快将曹老大抓获,广州一路费尽周折,找到了赵大和另一个参与者阿珍。被盗石塔两次运到广州,都是由她打包后,经人接手装上集装箱,从海上运走的。
  经过耐心细致的工作,阿珍答应与阿潘联系,说服他将石塔运归内地。7月31日,专案组得到广东警方通知,文物已经由香港运抵广州新风港码头。当晚,华池县公安局副局长白洁等人冒雨赶到码头,打开木箱,“验明正身”,几位侦查员马上押车连夜踏上归途。
  失而复得 破案后的思考
  宝塔重归故里给人们留下了深深的思考:为什么面对山中古塔,常人熟视无睹,盗贼却知道它的价值?为什么广州古玩一条街上,可以明目张胆地盗卖国家文物?为什么重达5吨的8箱塔体,能够堂而皇之地通过海关?
  如今,豹子川山下有了房,山上拉了灯,还聘了两名合同工专职保护石塔。在逃盗贼正在追捕之中,被盗石塔的修复和安放纳入了议事日程。
  人们并没有因此长舒一口气。豹子川中,还有另外8座古塔亟待保护。在全县3776平方公里的大地上,还散布着仰韶文化遗址、战国长城、秦驰道、古城堡、陕甘苏维埃政府和抗大七分校旧址……而这158处文物遗址的看护经费每年却只有3240元。面对如此丰厚的文化遗存,想想这杯水车薪的投入,我们不该深思再三吗?
  题图:古塔不翼而飞。李战吉摄(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