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瞄准市场调结构 咬定青山不放松 门头沟:“98.5”里做文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8-23
第2版(经济)
专栏:农业结构高速撷英

  瞄准市场调结构 咬定青山不放松
  门头沟:“98.5”里做文章
  本报讯 记者张毅、吴坤胜报道:北京门头沟区山多沟多,山区占全区面积的98.5%,林木覆盖率达75%。以往,这“98.5”是农民致富路上的羁绊;今天,门头沟人咬定青山,瞄准市场调整农业结构,“98.5”成了经济发展的靠山。
  门头沟真是名副其实,1455平方公里,海拔在1500米以上的山头就有160多座,成片的耕地很少,加上十年九旱,长期以来,只能种些玉米,亩产一二百公斤,靠天吃饭。门头沟区委书记李建华介绍,历史上,门头沟煤矿为当地创造了许多财源和就业机会。老百姓长期靠挖煤炭、烧石灰过日子。如今,这两大支柱产业风光不再。因此,必须寻找新的出路。
  出路在哪儿?调整山区传统的农业结构。门头沟区区长刘永富讲的明确:一是建设京西绿色生态屏障,二是把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让农民尽快富起来。靠山吃山究竟怎么个吃法,近两年,门头沟人可是动了不少脑筋。
  调整结构首先要解决观念问题。农民多少年种老玉米习惯了,轻易不愿改变。政府推广畜牧养殖,他们说带“气”儿的不养,万一闹个病呀灾的,扑棱扑棱全完了;要发展经济作物,他们缺乏这方面的技术、经验,也很难形成气候。因此,政府加大了引导的力度,在全区建了40多个养殖示范小区。小区内采取农民一家一户为单位自愿入区的办法,统一供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联系市场。效益上去了,周围的人很快就转变了观念。在潭柘寺镇的仙潭珍禽养殖小区,管理人员指着刚刚出笼的山鸡、珍珠鸡的鸡雏说,这些品种鸡市场行情不错,鸡雏除满足小区用户外,还出售到周边乡镇,供不应求。门头沟着力发展畜牧养殖,养羊业和特种养殖业规模不断扩大,已形成年产值7000多万元的规模,养殖业收入将占农业总收入的60%—70%。
  要说果树,门头沟的山山沟沟里,传统的优良品种不少,但都不成规模,科技含量也低,看起来什么都有,实际上什么都形成不了市场效应。于是,政府集中组织科技开发,促进经济果木上档次上规模。目前,门头沟形成了10个各具特色的精品果品基地,全区已经注册了“永青”苹果、“田庄”香椿、“军山”京白梨、“灵山”野生资源等果品商标。在打市场上,他们也想了不少办法。核桃好吃,可是剥壳太难,他们就培育出脆皮核桃,一捏就碎,消费者保准喜欢。优质果品主攻北京的超市;规格稍低一些的咋办?当地的农贸市场与北京动物园联系上了,签订了购销合同。
  离喧嚣的北京市中心只有25公里,门头沟却别有一番山乡野趣。从区政府所在地龙泉镇往南,有潭柘寺、戒台寺,往西有灵山、百花山、黄草梁、珍珠湖风景区。区内文物古迹370多处,自然景观70多处。如此集中的风景名胜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政府抓住旅游升温的契机,因势利导,致力于水土保持,开发“京西旅游”,农民更是沾了光。雨后的灵山云雾缭绕,格外清新。山坳中不时见到一些绿树掩映的小洋楼,红顶白墙,漂亮极了。区委宣传部的同志说,那都是农民新盖的房子,或是餐馆,或是商店。这两年,当地出现了许多旅游专业村、专业户。山沟里的农民放下了锄头镰刀,闯入了另外一片天地。这结构调整还真调出点味道来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