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神奇净土哈纳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8-23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西部开发生态行

  神奇净土哈纳斯
  本报记者 李新彦 白剑峰
  在我国版图“雄鸡尾部”翘得最高的羽翎上,有一片集冰川、雪山、草原、森林、湖泊、河流为一体的神奇土地,那就是被誉为“亚洲唯一的瑞士风光”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哈纳斯(又称喀纳斯)。一位联合国官员说:“哈纳斯是当今地球上最后一个没有被开发利用的景观资源,开发它的价值,在于证明人类过去那无比美好的栖身地。”
  8月下旬,记者来到位于新疆布尔津县境内的哈纳斯,不禁惊诧于那里的神秘和美丽。清新的空气纤尘不染,轻柔的白雾缠绕着皑皑雪山,清澈的湖水映衬着茂密的原始森林,一座座红色的小木屋散落在金色的草原上,如梦如幻,如诗如画。
  哈纳斯湖区总面积达2200平方公里,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布尔津大地上。这里发育着210条保存完整的第四纪冰川,是我国寒温带生物物种资源基因库。哈纳斯湖形似弯月,长24公里,平均宽度1.8公里,面积约45平方公里,平均水深90米,比新疆著名的博格达峰天池大12倍以上,是我国已知最深的高山湖泊。哈纳斯湖群山环抱,湖水颜色随季节不同而变化,素有“变色湖”之称。泛舟湖上,欣赏那碧水、青山、绿林、白雾、灰云的和谐天成与无穷变幻,令人陶醉怡然。湖上时而艳阳高照,波澜不惊;时而云雾缭绕,细雨霏霏,大有“十里不同天”的感觉。哈纳斯湖处于阿尔泰山森林带,四周分布着由落叶松、云杉、冷杉、五针松为主的寒温带泰加林,高大的落叶松、五针松婀娜多姿,像一把把张开的巨伞;挺拔的云杉、冷杉气势雄伟,似一座座高大的尖塔。待到金秋时节,那白的干、绿的冠、黄的叶,五彩斑斓,相映生辉。据科学考察发现,哈纳斯湖区现有兽类动物39种,鸟类117种。其中,被列入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的有貂熊、紫貂、北山羊、雪豹和黑鹳5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的有棕熊、水獭、猞猁、雪兔、马鹿等8种。哈纳斯湖属北冰洋水系的高山湖泊,水产资源丰富,有哲罗鲑(大红鱼)、细鳞鲑(小红鱼)、红雪等珍稀鱼类。尤其是众说纷纭的“湖怪”之谜,更是激发了科学家的浓厚兴趣和游人的神秘感。幸运的游客还可观赏到红鱼戏水、狗熊捕鱼。湖区还有极为丰富的野生药用植物和真菌类资源,如鸡腿参、鹿根、大黄、麻黄、冬虫夏草、平盖灵芝等。
  然而,最令记者赞叹的还是布尔津人“保护第一”的意识。当前,有一种观点认为,开发与保护是一对永恒的矛盾,开发只能意味着破坏。但是,布尔津县委、县政府却提出:哈纳斯的美,就在于自然原始的生态环境。哈纳斯自然人文景观资源保存完好,不仅是地球上所剩无几的人间净土,也是4000至5000年前人类游牧文化的活的博物馆。于是,在哈纳斯的开发过程中,始终坚持“科学规划、严格管理、保护第一、有限开发、合理利用”的基本原则,正确处理好保护、开发和建设的关系,突出自然美、生态美,力求高品位、低容量,以生态旅游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当开发与保护发生冲突时,开发为保护让路,绝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事实上,一走进保护区,记者就真切地感受到一种环保意识。买门票时,每一位游客都要先交20元押金,领回一个可降解塑料袋,等出山时再交回垃圾,方能取回押金。钱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时刻提醒游客保护好环境。诸如“让心灵与山水同美”、“盼望江山绿,请爱一棵草”的警示牌,提示人们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结果,许多人不仅将自己的垃圾装入袋中,还将路上的垃圾也捡起。为了防止污染,保护区内的餐饮业一律使用清洁能源液化气,宾馆使用太阳能洗浴。县里还投资恢复改造了80年代初建成的水电站,解决了用柴油发电机发电带来的污染问题。他们还修建了50座环保厕所,购置了120个垃圾集装箱、500个果皮箱。
  蒙古族图瓦人已在哈纳斯湖区和禾木河沿岸定居了400余年,他们世代垒木为屋,以游牧和狩猎为生。近年来,为保护野生动物,他们也主动放下了猎枪和弓箭。去年,保护区内的40户图瓦人搬迁到山脚下,集中建立了“图瓦人民俗风情村”,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开发了民族特色旅游。而在建设中,所需木料都是从280公里以外的阿尔泰林场拉来的,未动景区一草一木。
  “宁可晚一点开发,也不能留下任何遗憾。”县委书记王玉成如是说。为了高标准、高起点开发哈纳斯,布尔津县先后制定了《哈纳斯湖旅游规划纲要》和《哈纳斯湖旅游规划方案》。今年,他们又委托同济大学编制了《哈纳斯风景旅游区规划》,目前已通过了自治区有关专家的两次论证。他们还将继续聘请国内外专家教授对该规划做进一步的论证和评审。县委、县政府领导指出:规划是哈纳斯保护开发的纲领性文件,各项建设必须依法审批,严格服从规划。哈纳斯有国际一流的资源,规划也必须是国际一流的。规划要符合哈纳斯的实际,要与其历史、现状和发展结合起来,突出特色,创出风格,绝不能千篇一律,否则将降低哈纳斯的品位。规划制定后,就要严格执行,并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不能以领导的意志或领导的变更而改变,真正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代接着一代干”。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已经把哈纳斯的开发作为西部大开发的一个启动工程,哈纳斯将成为新疆旅游开发的重中之重和生态旅游的精品。为此,布尔津县委、县政府提出:要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用“保护第一”的思想指导哈纳斯旅游开发。一是将景区大本营逐步撤出自然保护区,在30公里外规划建设新的大本营,使景区和游客生活分离,以从根本上解决哈纳斯的生态问题;二是尽快转移保护区内的牧道,将夏牧场和近10万头牲畜全部撤离保护区,实行退耕还林还草;三是强化管理,加大环境保护执法力度。同时,他们还准备兴建一系列环保项目,如建设哈纳斯生态科普园、环保监测站和垃圾分类处理场等,并将燃油游艇全部改成无污染的电瓶游船。
  哈纳斯,好一方神奇的净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