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绿色农业让除虫菊大显身手 中国植物源农药产业化基地启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8-23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绿色农业让除虫菊大显身手
中国植物源农药产业化基地启动
本报昆明8月22日电 记者贾西平报道:有一种菊花可以护卫人的健康,它的名字叫除虫菊。我国云南省是除虫菊的理想生长地之一,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是我国植物学研究的权威,这些优势的完美结合,催生了一项宏大的纯天然农药开发工程,并于日前在云南曲靖市开始建设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植物源农药生产基地。此工程包括大面积种植除虫菊,并用我国独创的新技术对其进行加工提取,制成无公害农药。
  专家指出,这项工程将有效改善我国目前农药的用药结构、提高农作物品质,对人民群众健康、生态环境保护将产生重大影响。
  在曲靖市沾益县境内,沿着翠绿的群山有一片明镜般的湖水,紧挨着的是百万亩依山傍水的农田,项目负责人郝正喜告诉记者,今后这一片都将是除虫菊,白色的花瓣、黄色的花芯,可好看了。
  据介绍,植物源农药是对人具有极高安全性的天然农药。目前世界各国使用的杀虫剂基本上是化学合成品,许多药中含有氯、磷的有机物,虽然能有效杀灭害虫,但残留在食物上对人的健康也构成了极大威胁。据检测,有的地区人均年食农药达两公斤之多。
  早在80年代初,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等单位就开始在滇中地区进行除虫菊的栽培实验。研究表明,云南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使得除虫菊的产量高出日本广岛三倍,菊酯含量高出12%—48%,可与世界上除虫菊品质最好的肯尼亚、厄瓜多尔相媲美。在此基础上,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经过多年研究,逐步完成了利用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提取菊酯的中间试验工艺,设计了除虫菊的精制工艺等,申报了4项国家专利。
  最近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和云南龙都工贸总公司合作成立中植生物有限公司,决定引入市场机制,加速这一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按中植公司的产业化工程计划,首期种植10万亩除虫菊,并完成加工提取,推出首批药物,以后产量逐年扩大到数百万亩的规模。在开发绿色农药的同时,中植公司还将开发绿色化肥,为我国绿色农业的建设提供强大支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