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库尔斯克”失事令人关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8-23
第6版(国际)
专栏:

  “库尔斯克”失事令人关注
  本报记者 刘志海
  俄罗斯北方舰队参谋长莫察克8月21日17时在舰队驻地北莫尔曼斯克宣布,俄失事核潜艇“库尔斯克”号全体官兵确已遇难。由挪威和英国救生人员参加的救援工作已告终止。俄总统普京22日下令,全国将于23日为死难的核潜艇“库尔斯克”号乘员志哀。
  “库尔斯克”核潜艇1994年制造,1995年1月服役,可携带24枚战略核导弹、两个原子反应堆和4个鱼雷发射器,舰员人数为107人,重1.39万吨,最大下潜深底300米,续航能力为120天。它是俄海军目前最新、最先进的战略核潜艇,也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战略核潜艇之一,专门用于摧毁航空母舰。
  “库尔斯克”号核潜艇,于8月12日23时在巴伦支海参加北方舰队军事演习期间,被困于108米的海底。俄军方于8月14日宣布“库尔斯克”号失事。
  事故发生后,俄立即组织营救。政府组成了由副总理克列巴诺夫挂帅的事故调查与处理小组,海军派出″彼得大帝″号重型航母巡洋舰和“库兹涅佐夫海军上将”号航母在内的10余艘舰船以及各型飞机在出事海域进行紧张救援活动。俄北海舰队司令波波夫赶赴出事地点,直接指挥营救。俄海军曾采取种种措施,多次积极营救“库尔斯克”号核潜艇,但因天气恶劣等原因均未成功。
  美、英、法、德和挪威等国主动提出参与营救行动。俄方16日宣布愿意接受外国救援。经俄同意,英国微型救生船16日开始由俄军事运输机运往出事海域。前去营救“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的英国“LR—5”深海救援艇和挪威12名潜水员分别于19日20时30分和20日零时抵达巴伦支海事故现场。俄海军总司令库罗耶多夫也飞抵“库尔斯克”号核潜艇事故现场,亲自指挥由俄罗斯、英国和挪威三国救援人员参加的国际营救行动。
  这次事故是俄海军90年代以来发生的最为严重的一次海难事故。关于这次事故的原因众说纷纭。俄国防部长谢尔盖耶夫21日晚正式发表谈话指出,“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失事原因多半是同水下巨物相撞。这一巨物的大小同“库尔斯克”号相近。
  俄罗斯副总理克列巴诺夫也于当日说,政府委员会认为“库尔斯克”号是在瞬间失事的,原因可能是撞到了巨大的水下不明物体,也可能是触到了水雷。俄国防部长强调,应当冷静细致地研究和分析“库尔斯克”号失事经过,防止感情用事。在事故原因彻底查清前,俄海军同型号的核潜艇将不再出海。克列巴诺夫副总理21日宣布,俄正在制定打捞“库尔斯克”号的国际行动方案。俄北方舰队和其他舰队虽有浮筒,但是无法使进水的“库尔斯克”号浮出水面。任何一个国家都无力单独完成这项作业,俄将呼吁一切拥有这项技术的国家合作。他将于23日主持会议,研究打捞方案。俄政府表示,将建立专项国际基金,
  寻求国际援助,尽快将核潜艇打捞上来。因为,潜艇上装有两个核反应堆。“库尔斯克”号核潜艇事故,引起人们对俄潜艇部队现状的关注。俄潜艇部队建立于苏联时期,多年来虽被认为技术先进和性能良好,然而,事故却时有发生,从50年代至今,共发生121起,致使507人丧生。但像此次严重的事故则属罕见。近年来,俄海军战略核潜艇陷入窘境,过去10年,服役中的核潜艇已减少1/3。普京总统执政后,决心使俄海军重振雄风。但资金短缺严重制约了其发展。此次“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发生重大海难,对俄海军潜艇部队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尽管如此,俄副总理库德林8月18日宣布,俄明年军费将比今年增加519亿多卢布,增幅为30%。这对俄核潜艇部队无疑也是一个福音。俄有关人士透露,俄军虽已决定大幅度调整部队结构,但核潜艇部队仍是保护重点,因为俄军现今仍重视核潜艇的威慑作用。
8月22日,俄罗斯总理米哈伊尔·卡西亚诺夫(左二)等内阁成员在莫斯科为“库尔斯克”号核潜艇上遇难的118名乘员默哀1分钟。新华社发(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