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桩桩件件系民情——温州人大代表现场接受群众投诉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8-23
第12版(民主与监督)
专栏:监督广角

  桩桩件件系民情
  ——温州人大代表现场接受群众投诉纪实
  包雪梅
  7月的浙江温州,骄阳似火,酷暑逼人。然而比天气更热的是20多位人大代表和上千投诉群众的心情。
  7月8日上午,温州市广场路市政府大院门口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不知情的人还以为这里在搞产品促销活动。透过密匝匝的人群,一条上书“省市人大代表评议公安局执法工作接受群众投诉活动”的大红横幅赫然入目。因为投诉的群众实在太多,尽管有交警在维持秩序,广场路的交通还是几度堵塞。
  截至上午11时30分,代表们共收到各类投诉400多件,主要涉及案件调查、交通管理、行风建设、社会治安等方面。活动结束了,一些群众还久久不愿离去,一些路远迟到的群众则闻讯赶到了市人大常委会信访接待处……
  近段时间以来,温州市人大常委会正紧锣密鼓地组织人大代表评议公安执法工作。为了更加广泛直接地听取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安执法工作的意见,代表工委组织了20位省、市人大代表分成案件调查、行风建设、交通管理、社会治安四组,于7月8日上午设点接受群众投诉。为了搞好这次投诉活动,市人大常委会评议工作办公室于前两天便在全市各大新闻媒体上发布了公告。
  原定8时开始的投诉活动于7时30分左右便拉开了序幕,到了8时,投诉点前已被群众围得水泄不通。身患肝癌的赵向东是第一位投诉者,他是为巨额集体资产被非法侵占而来投诉的,曾作过兼职律师的他对法律程序比较熟悉,所准备的投诉材料十分翔实齐全。几年来他一边跟病魔作斗争,一边四处奔走呼吁。据他说,事情之所以一直得不到公正、满意的解决是因为有人从中作梗,他希望、也相信人大和人大代表能明辨是非,为善良和正义撑腰。一位叫汪玉爱的50多岁的农妇,对儿子在4年前的一起交通事故中受伤致残的处理结果不满意,凌晨4时多便动身起程,跋涉几十公里的山路水路,从永嘉一个偏僻的乡村赶来。
  在投诉现场,记者看到有推着轮椅的残疾人,有戴着草帽、衣着破烂的山区老汉,抱着孩子的妇女,满头白发的离退休老干部……投诉者们个个神情激动,拉着代表的衣服、手臂,声泪俱下,一再要求代表要为他们作主。代表们冒着烈日,一边抹汗一边耐心倾听着群众急切的诉说,那桩桩件件、字字声声无不牵动着代表们的心,大家心里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和沉重。
  身为温州市卫生学校副校长的省人大代表李雪芬动情地说,因为平时工作比较忙,闭会期间的代表活动参加得比较少,而这次接受群众投诉活动的场面却使她终身难忘,代表的责任感、神圣感在那一刻突然前所未有地显示出来。她说:“人民群众信任我才选我当代表,这5年内我如果不为百姓做点实事说些实话,就太愧对人民,枉为代表了!”她决定对自己负责接待的几起投诉案件自始至终予以关注,以不辜负人民群众的信任和厚望。
  省人大代表、温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评议领导小组组长连正德说,人大代表作为主体直接参与公安执法工作的评议,具有法定性、广泛性、民主性、严肃性和权威性,是其他评议监督方式所不能替代的,现场设点接受群众投诉只是评议方式之一,他们将继续充分发挥代表的主体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评议,深入搞好评议工作,一抓到底,务求实效。
  目前,温州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已对所有投诉案件进行了认真梳理、分类,分别交给全市及各县(市、区)公安局,要求一个月内予以一一办理、答复;并列出了66件重点投诉案件,进行重点监督。此后,人大代表将分头带着这些投诉案件,深入调查研究、明察暗访、跟踪监督到底,力求件件得解决、事事有回音,给群众一个满意的交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