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发挥气象优势服务西部开发——访中国气象局局长温克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8-24
第2版(经济)
专栏:

  发挥气象优势服务西部开发
  ——访中国气象局局长温克刚
  本报记者 董建勤
  不久前,中国气象局组成8个专题调研组,深入西部10省(区、市)及内蒙古自治区调研两个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气象工作为西部大开发服务的基本思路和设想。为了了解更多的情况,记者专访了该局局长温克刚。
  记者:气象工作参与、服务西部大开发的优势及基础是什么?
  温克刚:西部开发离不开气象事业。首先,积极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是缓解西部水资源短缺的一项有效措施,其主要手段是人工增雨(雪)和防雹减灾工作,这在西部已有40多年的历史,培养了一批专家,建成了一支队伍,经济、社会效益显著。仅青海省1999年在黄河上游地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就增水29.35亿立方米,使黄河径流增加了7.34亿立方米。其次,气象部门基本具备了对生态环境进行长期动态监测的能力。目前,我国西部地区10省(区、市)和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已形成了非常规范的实时气象观测和基本粮、林、果状况的卫星遥感监测网络,一年四季、每天数次进行气象要素和农业生态观测,包括农作物、牧草长势、土壤温度、空气质量等方面。再次,气象部门在农业气候资源调查、气象区划等方面做了许多基础性工作,在利用气象卫星遥感技术监测、分析植被变化、粮食作物长势,进行农业产量预测等领域,积累了大量资料和比较丰富的经验,所组织的中西部地区农业气候区划课题也取得不少成果,尤其是在良种选育、引种的气候适应性方面,可对西部地区适生树(草)种的引进和大规模绿化提出科学评估和建议。
  记者: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气象工作基本的思路和设想有哪些?
  温克刚:气象事业在西部大开发中要服从大局,在参与中做好服务,在服务中发展、提高自身,要充分体现出基础性、先行性、高技术性和服务性。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将重点抓好一系列工作:在黄河河套地区、新疆天山地区、甘肃河西走廊等地再建一批人工增雨基地,改进和提高作业技术和设备,组织覆盖西北地区、跨季节、以增加全年降水量为目的的人工增雨(雪)作业,并设立全国统一的指挥和协调作业系统,以期获得长期稳定的增水效果。
  完善生态环境动态监测评估系统和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对此,我想强调,在西部现有的经济条件和艰苦的自然环境下,建成一套实时的监测系统很难,长期维持则更难。各地应避免重复建设,充分利用和挖掘气象部门这一实时运行、地空结合的业务观测系统的潜力。对其作必要的完善、建设和改造,完全有能力承担起生态环境的动态监测任务,提供气象资源变化、林草生长状况、植被恢复情形等方面的动态监测信息和科学依据。这是事半功倍之举。与此同时,西部要格外重视和加强气象灾害的预警预防。专家估算,西部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当年国民经济的3%—5%以上。要将注意力从现阶段强调对自然灾害的反应转向预测,以远期危害评估及近期准确、及时的预报为基础,发挥中央、地方两方面的积极性,增强气象为防灾减灾服务的整体能力。
  此外,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要考虑总体承载能力,尤其要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区域开发服务,要在各主要农业气候区内建立开发利用试验示范基地,运用农业气候的规律来提高单产,防灾减灾,趋利避害,并结合农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摸索一系列配套的适用技术,为发展特色农业、节水农业、立体农业、生态农业提供科学依据,以备大范围推广应用。
  记者:西部大开发对西部气象事业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你们打算如何适应形势,加快发展?
  温克刚:气象事业是基础性公益事业,又是高科技部门,西部气象事业的发展是西部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采取一系列措施切实加强西部台站网络系统的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基本业务系统正常、稳定、优质、高效、可靠地运转和科技人员的基本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正在争取中央财政给予西部气象台站基础设施综合改善以专项投入,地方政府将对部分主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气象台站予以支持,多渠道筹集资金,计划用5—10年时间,在西部地区布设40多部先进的多普勒雷达,并尽快多方面改善西部气象台站的工作生活条件。与此同时,要根据西部开发的需要,科学规划站网布局,采用最新技术,增加观测站点和监测项目,进一步提高气象预报水平和服务能力,更好地服务于西部大开发的宏伟战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