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治沙老人远山正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8-24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治沙老人远山正瑛
  本报记者 贾西平
  远山正瑛是一位94岁高龄的日本老人。一般来说,这么大年纪了,又儿孙满堂,应该在家享天伦之乐,可是他却千里迢迢来到中国,创下了整整十年的治沙业绩,足迹遍布中国的新疆、甘肃、宁夏和内蒙古。
  远山正瑛是一个创造奇迹的人。他长期在条件相当艰苦的野外工作,风餐露宿,嘴里不知吃进了多少沙子,可他的身体一直硬朗,很少生病。远山正瑛在不同场合多次说过,他要活到130岁,要帮助中国人民把占国土面积45%的沙漠治理好。
  沙漠葡萄香飘塞北
  远山正瑛1906年生于日本山梨县。1935年到1937年,作为日本外务省的农业研究生在中国留学的他,对当年侵华日军在中国大地上制造的血腥暴行刻骨铭心。1972年,从日本鸟取大学农业部教授岗位上退下来的远山正瑛开始了沙漠的开发研究工作。
  1979年和1984年,他两次考察中国沙漠。1984年,78岁的远山正
  瑛在日本组成“中国沙漠开发日本协力队”,自任队长。从此,开始了在中国治理沙漠的漫长历程。
  1985年,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与远山正瑛教授达成协议,决定在腾格里沙漠东南段的沙坡头进行葡萄栽种实验。他们在5公顷沙漠上,挖下一个个1平方米左右的圆坑,向坑里填上土和动物粪便,然后种上葡萄。葡萄长大后连着蔓藤向外延伸,像一层绿色的大被子盖在茫茫沙漠上。被葡萄覆盖的沙漠,流沙不流,葡萄的叶、果落地变成肥料,加上尘埃驻留,慢慢就形成一层有机质,于是土壤开始出现,绿芽开始萌生,达到了治沙的目的。不仅仅是治沙,沙漠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长出的葡萄甘甜无比,是名副其实的无公害葡萄,可以卖出好价钱。1993年记者到沙坡头采访,不巧远山老人外出,只看到他的一张照片:削瘦的脸庞呈古铜色,一身沙黄色的工装,胳膊上戴着一个鲜艳的绿色袖标,上面写着“中国沙漠开发日本协力队”。
  恩格贝记住远山正瑛
  在内蒙古自治区库布其沙漠恩格贝开发区,竖立着远山正瑛老人的一尊铜像。它象征着当地人民对这位日本老人的爱戴和尊敬。在沙坡头建立现代化葡萄园工作告一段落后,远山正瑛将工作重点移向恩格贝。
  远山正瑛在恩格贝考察之后发现,在冬、春两季,一刮起强烈的西北风,库布其沙漠就会移动,年降水250多毫米都集中在夏季,有15支河流,地下水丰富。远山正瑛看中了这个地方,更看中了这里的一个人———王明海,一位铁骨柔肠的北方汉子,此时身为东胜羊绒衫实业有限公司副总裁的他,正因治沙受阻而犯愁。于是,他们达成协议,开始了波澜壮阔的治沙壮举。夏天,草原上的雨说来就来。雨一来,大地被洪水撕开几十米深、上百米宽、十几公里长的大口子,可大水过后,草原上又恢复了往常的干燥。他们想:能不能借用自然的力量,筑坝拦洪,淤沙造田?实践证明这个想法可行。于是,在恩格贝,推土机轰鸣着造起七八米高、几十米宽、几公里长的大坝,洪水冲来,拥动着泥沙、枯枝败叶,流进坝内,造出平平整整一方土地,沉留在沙土表面的腐殖质软软的,恰似铺上了一层海绵。于是,草原上最亮丽的风景线出现了:每一次山洪下来,地上就多了一方土地。变害为利,化腐朽为神奇,恩格贝人民创造的治沙奇迹令世人钦佩。有了土地就能植树、种草,就能放牧,就能开发沙漠经济。几年来,他们在恩格贝栽活了200万棵树,绿化了10万亩土地,放养着4000只优质绒山羊,繁育了200只鸵鸟……
  宣传治沙募集资金
  很少听远山正瑛说向大自然挑战这样的话。他常说的倒是向大自然还债。正是由于人类向大自然过多的索取,才造成全球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还债是人类共同的事。远山在日本的电视、报纸和各种集会上,大力宣传治理沙漠的意义,治理中国沙漠也是保护日本的环境。一位退休老人的义举,得到了日本社会的广泛响应。
  早在1984年他用社会募集的资金,购买了一些农具,包括小松制作所捐赠的推土机,带到中国。1986年,他第六次组队来中国,带来了350公斤葛藤种子,并和中方人员一起种植在沙漠上。为了调查葛藤的生长情况,远山组织日本仓吉市立北谷小学8名儿童组成“绿色少年沙漠黄河学习团”,并制作了以学习团为题材的电影———《让黄河披上绿装》,在全日本播放。1992年,5、6、7三个月远山分别在东京举办了三次研讨会,亲自以挂图、图书展、播放录像等形式,向日本公众作讲演,产生了轰动。在远山正瑛的影响下,日本社会各界,组成了一个个绿色协力队奔赴中国。到1995年,从日本到中国的绿色协力队已有24支。远山的义举不仅影响了日本人,更多的则是中国人。记者在采访中,遇到许多中国的沙漠专家、教授,他们都在自觉不自觉地与远山老人比精神、比意志,在远山先生面前不敢言老啊。
  远山老人的事迹震撼着中国人民的心。他因此两次受到国家主席江泽民的亲切接见,1998年远山正瑛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奖。远山说,他希望再活30年,把这副老骨头献给库布其沙漠!记者三次采访远山老人,心中总是不解:他像愚公?白求恩?还是二者兼而有之?(文内照片由本报记者贾西平摄)(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