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我国治理污染方式有可喜变化 清洁生产实现“双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8-24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我国治理污染方式有可喜变化
清洁生产实现“双赢”
  本报北京8月23日讯 记者赵永新报道:“清洁生产”这一新概念正被越来越多的政府官员和企业经理所认同和实践。从东北的重工业基地本溪到高新技术产业密集的苏州,从古城太原到现代化大都市上海,许多企业和单位在治理污染时一改过去的单纯修建治污设施,而是推行清洁生产,在选择原材料和能源、改用先进工艺、加强生产管理等方面预防污染,结果一举两得:既减少了污染,又降低了能耗,实现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这表明,我国治理污染的方式正由传统的末端治理向以源头削减和全生产过程控制污染为特征的清洁生产转变。
  据中国环境科学院副院长、国家清洁生产中心主任段宁介绍,由美国最先提出的清洁生产被证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目前已成为一种国际行动。1994年末,我国成立了国家清洁生产中心,随后北京、上海、山东、内蒙古等11个省(市、自治区)也建立了地方清洁生产中心,此外还成立了石化、化学、冶金和飞机制造业等4个工业行业清洁生产中心。国家清洁生产中心先后组织了150个清洁生产培训班,11000多人次参加培训。目前我国已拥有自己的清洁生产外部审计员和内部审计员近千名,能够独立开展工作。
  在环保部门、经济综合部门以及工业行业管理部门的推动下,总计有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经开展或正在启动清洁生产示范项目,涉及的行业包括化学、轻工、建材、冶金、旅游、石化、电力、纺织印染以及交通业等。目前全国已有400多家企业完成了清洁生产审计。据测算,实行清洁生产后,每个企业平均每年可减少污染物排放20%,产生经济效益100多万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